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医学子三下乡:关怀陪伴护老,赓续红色血脉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南以忘怀

7月18日至7月26日,南丁格尔护理团队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分队来到苏州,前往苏州久龄护理院开展义工实践,深入了解社区养老模式和发展状况,并与革命老兵、退休教授等长者对话。团队成员分别前往胜浦街道、吴门桥街道等9个社区,通过走访调研和健康科普,完成近50份调查问卷的收集,增进了居家老人对脑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通过探访聊天、表演互动、明信片关怀等各项活动送去人文关怀与安慰的护理愿望。此外,团队成员还前往江苏省省级、苏州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州烈士陵园访学。

深入养老护理院,用爱心守护健康。7月20日、21日,在养老护理院活动室,同学们听“抗美援朝”老战士娓娓道来过去抗战的艰苦岁月,看着爷爷奶奶热泪盈眶,不禁感叹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吾辈青年更应秉持担当,任重而道远;清华大学的退休教授,前地质学专家等杰出人才先辈们都对团队成员提出美好寄语:要认真学习,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久龄护理院的老人多是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因此团队成员还在专业的护理人员帮助下感受了帮助老人进食,为老人测量体温、血压等老年护理的日常工作,团队成员的职业认同感和成为一名专业的护理人员的决心和使命感更坚定。

调研老年健康情况,助力老年护理发展。7月21日、22日,团队成员各自前往苏州市姑苏区、工业园区等范围内,面向各个街道的居民进行了“老年人口腔与脑健康调研”,初步掌握该地区老年人的口腔与脑健康情况,通过分析数据,提醒调查对象提防潜在疾病,并进行相对应的健康宣讲。本次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将用于学院暑期实践重要项目,为学院科研建设贡献力量。

参观烈士陵园,弘扬爱国精神。7月18日,团队成员苏州烈士陵园访学。烈士陵园背靠苏州横山,依山傍水,园内苍松翠柏,静谧幽雅。进入大门,入眼是高大的花岗石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为人民事业牺牲是最光荣的”题词,碑底柱刻有“百万雄师过大江”、“烽火沙家浜”和“铁岭关大捷”浮雕。在松柏映衬下,石碑愈发庄严肃穆。

烈士事迹陈列馆中展现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苏州期间86位烈士的斗争。无数次的冲锋与无尽的血泪,英烈们在最寒冷的时候用生命抵住救亡图存的门。通过学习烈士事迹,同学们深化了对“沙家浜精神”的认知,理解了究竟是什么使先辈鼓起勇气直面雷霆的威光,用鲜血捧出凛冬后的春天。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陈列馆较好的保存烈士史料和文物,让同学们有走近烈士的机会。其中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有鸿生火柴厂三烈士。作为普通工人,国难当头,他们能冷静又勇敢,怀着信仰积极为地下党提供资料与情报,为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因战争牺牲,但在人们心中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

“为人民服务”,是对烈士的肯定,也是对千万医护人员的要求。作为南医学子,心中更是要怀揣谦逊,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入学习和工作中,深刻地领悟安稳生活与幸福来之不易的道理。

http://www.dxswb.com/shijian/6330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遇见你们,真好--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这一个多星期的经历,感慨万千。总结这几天的日子,只能说痛并快乐着。虽然这几天我们每天很累,每天要准备下一天讲授的内容,总结这一天授…… 朱梦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国学小课堂之传统节日--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筑梦英才暑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开始倒计时了。今天下午是国学小课堂的倒数第二节,今天我们讲授的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来源于我国古代生产生活及精神崇拜,体现古人的生活习性、…… 朱梦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字看人生——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

中国有一种说法,字如其人,意思是说从字足迹能看出写字人的性格。我们常在信件和文件上签名,殊不知,笔迹是能展示写字人的个性。不过,笔迹总归是后天形成的。写字人的字迹是根据诸如…… 周晓涵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翰墨人文——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 周晓涵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诗书国学——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实践

“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一种高雅,比如我们无论何时欣赏美景时都能记得学诗的好处,就能出口雅致。那再来说说“腹有诗书”中的“书”吧。书,是读书、也是作文、…… 赵晓雨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启蒙国学——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实践

国学文化是中华的传统瑰宝,是每个炎黄子孙应该重视的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出门见到美景说“良辰美景奈何天,姹紫嫣红开遍”的孩子和张嘴就来“哇,太美了!”的孩子肯定是…… 赵晓雨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翰墨书法,艺术人生——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 杨志杰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笔墨书天地,传承续丹青——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书法是“文字”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根据一定的书写规律和审美规律表现出来,并且表达书者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有记录思想、交流信息的功能,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并且书法是中华民族…… 杨志杰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锐意前行,说干就干”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走进剪纸世界,品味非遗之美
为贯彻落实学校学院精神,当代大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守艺匠心”实践团队深入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开展探寻非遗,了解非遗,发展非遗的相关实践活动。近年来…
文化种上墙,文明植于心
奋斗新时代,实践正青春。学生们通过此次墙体彩绘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乡村,认知乡村,了解乡村发展状况,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充分发挥其特长服务社会,为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文化发展贡献了青…
守艺匠心实践总结——非遗失传的原因及解析
非遗失传的原因及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之中。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变得愈…
武汉学子三下乡:传递希望翅膀,绽放青春华章
大学生网报8月21日仙桃电(通讯员郭姝彤)作为一名参与三下乡支教的志愿者,我深刻地体验到了这个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悟。以下是我在三下乡支教中所体会到的几点感悟。首先,感悟到教育的…
三下乡,警民齐心助力,推进反诈共行
近日,滁州学院icon美术与设计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2日至7月1日赴滁州市琅琊区icon凤凰社区开展“全民反诈即刻行,社会放晴朗人间”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针对留守老人儿童进行的防诈骗宣传活动。为了进一步落实…
培育创新思维,体会科技力量 ——南信大学生会小分队参观沙钢铁前管控中心
7月5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会“张家港文旅探索”小分队赴沙钢铁前管控中心参观学习。团队成员学习了解了沙钢的发展历史、中心建设运营情况、企业成就、企业发展前景等内容,深刻感受科技智能自动化掌控的…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谱新篇 激扬青春传薪火
(通讯员王曼靳真真)近日,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强国有我服务队成员们积极响应三下乡政策,开展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成员们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乡村基建的改善,卫生水平日益先进…
武汉学子三下乡:用美妙的歌喉,唱动听的音乐
大学生网报8月20日仙桃电(通讯员郭姝彤)在三下乡支教期间,我们开设了音乐教育课堂,那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孩子们对音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第一堂音乐课上,我们几个志愿者决定给孩子们带来一场声音的探…
关爱留守儿童 温暖孩童心灵
首先我们和小朋友们互相做自我介绍,拉近彼此的距离。接着由志愿者带小朋友们一起进行绘画,描绘出他们对理想生活的憧憬。随后,志愿者向小朋友们分享丰富的大学生活经历、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最后,志愿者为…
温大学子走进北阁村助力乡村振兴
为积极响应“双百双千”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近日,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建引领服务地方“双百双千”文达清源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温州乐清市仙溪镇北阁村,联合当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