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推“陈”出新走进茶坑村,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

来源: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 作者:黄致韬 廖薇

为充分利用“梁启超故居”、新会陈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品牌和资源;把高职教育与新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7月1日至4日,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推“陈”出新乡村振兴促进团队赴新会区会城街道茶坑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我们是认真的

第一站:走进茶坑村

茶坑村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是新会区特色农产品新会柑第一核心种植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江门市传统村落”。团队成员一走进茶坑村,干净宽阔的道路、恢宏大气的人才公园、树龄过百年的古榕树、生动有趣的党建墙绘……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美丽新农村的发展;穿过旧牌楼,俨然是另外一片天地:石板巷、青砖房,古朴的村庄清净悠然、别具韵味,坐落在美丽苍郁的凤山下的梁启超故居光影斑驳、古色古香。这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茶坑的历史之美、人文之美。

在与村委工作人员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乘着国家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东风,新会陈皮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会柑、新会陈皮可谓扬名四海,先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而“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国家非遗名录。随着新会陈皮声名鹊起,小小的新会陈皮,支撑起了茶坑村的经济发展,让茶坑村成为安居乐业、创业致富的乐土。目前,茶坑村新会柑种植面积达150多公顷,年产新鲜柑果逾9000吨,产业生产链发展完善。

但同时,由于宣传条件与方式的缺失,我们也了解到新会陈皮的主要消费人群为广东省内,新会陈皮的产品功效与人文历史并没有被更多的群体知悉。

第二站:走进陈皮文化体验馆

团队成员参观了陈皮文化体验馆,这是集新会陈皮历史文化体验和陈皮消费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场馆以“陈皮飘香,竹径通幽”为主题,通过五感立体式全面多维度展示新会陈皮文化。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与沉浸式观看陈皮文化宣传片,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到陈皮村前世今生、陈皮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后劲等内容。

第三站:走进陈皮学宫

陈皮学宫的负责人陈德洪是一名中共党员,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2016年,他辞职创业,先后成立两家陈皮企业。陈皮学宫是他打造的集非遗展示、文化赋能、电商直播等于一体的“农文旅”平台。

陈总向队员们讲述自己的军旅生涯和公益项目;言传身教地介绍辨皮、存皮、用皮等经验干货;以及如何发挥互联网、自媒体与社区配送等信息与物流渠道优势,打造助农、惠农、兴农销售平台的创业设想。所有的一切,队员们都深受鼓舞,获益匪浅。

*实践我们是认真的

第一站:探访果园

烈日炎炎,团队成员来到茶坑村新会柑种植基地,拜访新辉柑场的黄老板。我们在与黄老板交谈中得知,前一季采摘的柑果剥皮后的柑肉可用来发酵当作肥料,以此循环,做到柑果零浪费,同时对于在采摘和剥皮过程中不符合要求的果皮,果农们也会用来榨油,做到废物利用,形成了从柑树种植到柑树采摘再到柑树成果循环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在果园实践过程中,黄老板向队员们传授了柑果的挑选观察,队员们也亲身体验了柑果的采摘过程。果园满眼葱绿,枝头上挂满了饱满油光的柑果,只等与云南普洱茶熟茶的完美邂逅,碰撞出了风靡全国的“茶圈新顶流”。

第二站:探访商户

团队成员走进黄老板位于茶坑牌坊旁的新辉陈皮总店,店铺主要出售高档陈皮和柑普茶,黄老板致力打造从选原材料到加工及出售的产业链,实现从果皮采摘到晾晒再到加工包装出售的流水线。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也亲身参与柑普茶的制作,黄老板直夸大家心灵手巧,一学就会。

第三站:探访餐厅

团队成员走进陈皮三产融合区——陈皮村。我们在走访餐饮企业中了解到,近年来陈皮村努力打造陈皮文化的品牌,让人们认识到陈皮不仅是一块小小的果皮,更具有丰富的食用、药用价值。餐饮企业顺“食”而为,将各种本土食材与五邑特产——陈皮巧妙搭配,烹制出风味独特的五邑侨“香”。温顺的陈皮水鸭汤、酥脆的陈皮排骨、回味绵长的陈皮红豆沙、生津止渴的陈皮凉果、陈皮糖等。活色生香的美味让队员们垂涎三尺,回味无穷……

*推广我们是认真的

第一站:创立推广品牌

结合对陈皮的了解,充分利用团队自身优势,创作出代表着陈皮形象的原创动漫人物“皮皮仔”,并以此为素材衍生出如环保购物袋、纸巾、扇子、公仔、装饰玩具等系列文创产品。以可爱的形象,将年轻活力注入陈皮文化,用创新及实用的文创产品作为媒介,将陈皮文化带进年轻群体的视野。

第二站:走进茶坑幼儿园

团队成员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走进茶坑幼儿园。将原创陈皮童谣作为教学素材,带给可爱的孩子们生动有趣的一节音乐活动课。队员们亲切自然的教态、丰富有趣的课堂内容赢得了幼儿园园长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第三站:走进陈皮村

团队成员走进陈皮村,将侨乡故事、先贤文章、名人名言、传统技艺、民歌等多种文化形态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宣讲,同时向游客推广自制的陈皮饮品与文创产品。以实际行动向中国乃至世界传播陈皮之乡的魅力与价值。团队成员还专门设立了表演讲述区,在这里唱响红歌、讲述梁启超家风、推广陈皮工艺,队员们的热情吸引了许多游客一起上台互动。

第四站:返乡推广

团队成员们推广活动的脚步不仅仅止步于当地,更重要的是要让陈皮走出新会,实现推“陈”出新的目的。将新会陈皮带出新会,让更多的人知悉新会的“一块皮”,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团队成员们带着文创周边及产品,回到各自的家乡进行推广宣传、自制陈皮饮品免费品尝等一系列活动,让陈皮文化随着推广的脚步越走越远。

结语

此次推“陈”出新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以调查研究、体验传承、宣传推广于一体,团队成员们对陈皮种植、陈皮工艺、陈皮销售、陈皮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与实践。大家走到农村生产第一线,亲力亲为、体验传承,架起学校与新农村、教育文化资源与社会经济之间的桥梁。接下来,队员们将进行陈皮文化及陈皮产品“返家乡”宣传推广,扩大陈皮在广东全域及省外的影响力。同时继续推出以原创设计“皮皮仔”为形象的各类陈皮文创产品,通过直播、电商等新型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广陈皮的文化价值,向世界传播中国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果。

供稿:推“陈”出新乡村振兴促进团

http://www.dxswb.com/shijian/6321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遇见你们,真好--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这一个多星期的经历,感慨万千。总结这几天的日子,只能说痛并快乐着。虽然这几天我们每天很累,每天要准备下一天讲授的内容,总结这一天授…… 朱梦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国学小课堂之传统节日--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筑梦英才暑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开始倒计时了。今天下午是国学小课堂的倒数第二节,今天我们讲授的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来源于我国古代生产生活及精神崇拜,体现古人的生活习性、…… 朱梦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字看人生——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

中国有一种说法,字如其人,意思是说从字足迹能看出写字人的性格。我们常在信件和文件上签名,殊不知,笔迹是能展示写字人的个性。不过,笔迹总归是后天形成的。写字人的字迹是根据诸如…… 周晓涵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翰墨人文——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 周晓涵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诗书国学——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实践

“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一种高雅,比如我们无论何时欣赏美景时都能记得学诗的好处,就能出口雅致。那再来说说“腹有诗书”中的“书”吧。书,是读书、也是作文、…… 赵晓雨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启蒙国学——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实践

国学文化是中华的传统瑰宝,是每个炎黄子孙应该重视的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出门见到美景说“良辰美景奈何天,姹紫嫣红开遍”的孩子和张嘴就来“哇,太美了!”的孩子肯定是…… 赵晓雨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翰墨书法,艺术人生——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 杨志杰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笔墨书天地,传承续丹青——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书法是“文字”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根据一定的书写规律和审美规律表现出来,并且表达书者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有记录思想、交流信息的功能,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并且书法是中华民族…… 杨志杰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锐意前行,说干就干”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团队简介团队名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实践地点:江苏省南京市实践内容:暑假期间,团队吴迪,白卓航,陈志威三人前往江苏省南京市,进行了一次以“重走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系列报道:志愿落下帷幕,知识助益一生
7月12日下午,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七彩童年,‘育’你相伴”志愿团队前往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和园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活动接近尾声,别离前的最后一堂课,志愿者田鑫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团…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奔赴一场夏日,青春永不散场
7月15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在硇洲岛谭北小学开展散学典礼。本次活动由“自强之心”实践队队员李怀龙和谭北小学的学生谭同学一起主持,参与人员有“自强之心”的全体成员与谭北小学的四…
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系列报道:手工“传”非遗,文化“绽”活力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当代儿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7月11日,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七彩童年,‘育’你相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柏洁和杨明月开展了以“非遗手工有魅力”为主题的手工剪纸…
陕西学子三下乡:千年传承非遗展新姿,织布技艺潇传万家
西安8月19日电(通讯员谢佳琪)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不断拓宽非物质文化产品商业转化的新领域,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7月2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
家访留守儿童,为小朋友们送去温暖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城市工作,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在农村。这种现象导致了乡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乡村留守儿童指的是因为父母在外打工而长期留在农村的儿童。这些孩子缺乏家庭关爱,长期孤…
了解国家保护动物,从基础学起
随着生态环境的演变,越来越多的动物濒临灭绝,许多动物已经被列入了保护名单,这需要大家去了解,只有知道了动物的外貌习性,人们才能更好的去认识它们,保护它们。本次课堂志愿者们位小盆友们介绍了扬子鳄…
强身健体,体育教育
体育运动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早有研究证明人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人要快乐,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体育教会孩子…
打卡福州非遗展馆,切身体会非遗魅力
为深入了解福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增进人们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榕叶满庭”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团队于8月8日下午前往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进行参观交流,体验非…
陕西学子三下乡: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响应“直播兴农”工程
西安8月19日电(通讯员谢佳琪)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推动“农产品+”战略转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