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结伴前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留声南航“社会实践团队- 不忘初心志长空,薪火相传向未来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黑雪纯

不忘初心志长空,薪火相传向未来

恰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七十周年校庆,七十年栉风沐雨,这是总结南航精神和回顾七十年发展历程的重大历史机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七十年,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了完成航空报国的使命,不少的南航先辈投身于航空航天事业,并推进了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了更多航空航天专业人才。逢此契机,“传承校史,留声南航”团队再次出征,该团队响应校史馆号召,力求“用声音传递故事,用故事承载历史”,通过口述的方式,淬炼、传承南航精神。

为将我校发展历程与在校学生培养工作紧密结合,从而凝练南航精神、以校史育人,团队从六月开始就进行了紧锣密鼓的活动策划。在经过团队小组成员的反复讨论、决策后,决定以三期校史精品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南航的历史变迁,让当代南航学子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沉浸式体验南航的航空精神与报国理念,从而更好的传承南航精神。同时,视频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南航文化的了解,并且加强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以史为鉴,传承前辈优良品质,少走弯路,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

七月骄阳似火,团队于7月2日至7月7日完成了三期校史精品视频的拍摄。从确定拍摄取景地点、完善讲稿,到于烈日下进行拍摄,每个过程,团队都反复斟酌,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三个视频,分别聚焦南航建校以来的重大事件、南航校园生活进化史、南航学科奋斗史,加深同学们对于南航校史的认知和对南航优秀前辈的崇敬之情。

历来南航大事件

视频开端,通过几座浮雕,展现了中国航空发展历程。而坐落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馆内的一架无人机,则是南航为新中国贡献的第一架军用无人机长空一号。长空一号离不开建国初期老一辈南航人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他们在研制长空一号的过程中淬炼出了“负重奋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长空精神内核。此外视频还讲述了关于陈达院士的故事,他曾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测试工作,又让戈壁滩的种子在南航新田地发芽。他用生命诠释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像陈达院士这样的优秀校友还有很多,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奋斗,才使得南航精神于无声中积淀、传承,我们这一辈人也要承担起属于我们的使命,继续传承南航精神。

校园生活变化

视频通过对于现如今南航校园教学设备、校内建筑、校园生活的拍摄,和过往南航校园生活进行对比。从只有明故宫一个校区,到如今明故宫校区、将军路校区、天目湖校区“三位一体”的建设,学校的教学布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优秀南航先辈的奋斗。对比起之前,南航校内新添了许多景点,可供学生于学习之余休闲放松,如:砚湖、院士林、学士林。除此之外,南航的食堂的同样是给予远离故乡同学们的温暖之源,在这里有齐全的菜品和装修精美的食堂,在温暖学子胃的同时温暖学子的心。南园春晓,绿满翠湖,霜染西山,暗香雪影,在此环境优美、设备优良的的校园里,学子们能够更加心无旁骛的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母校。

学科发展

202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下设的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进入名单。南航的力学专业始于60年代,在原本的基础上,更一步靠近航空航天相关技术领域。学校集中优势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开设“特色实验班”,即工程力学专业“钱伟长班”,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坚实的数学、力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航空航天等相关学科领域选拔和培养进一步深造的高端后备人才。而控制科学与工程,也是我校的老牌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学科下设五个专业,各具特色。我校承担着航空报国的建校使命,本学科具有鲜明的国防特色。本学科在歼20、运20、C919、长空系列无人机、北斗、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等几乎所有的航空航天重大工程中均有运用,真正做到了伴航空而长。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依托航空航天类主要专业,借力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机器人工程、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支撑专业,致力于培养基础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的航空航天领域优秀人才,聚焦直升机、发动机、无人机等国家战略急需,服务国家航空、航天、民航领域重大需求。自1952年建校以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新中国首架飞机制造特等功臣张阿舟,中国第一架无人靶机研制主持者范绪箕,直升机学术泰斗王适存,航空发动机专家张世英、彭成一,空气动力学专家杨岞生、戴昌辉,航空制造专家程宝蕖等航空宇航先驱的奠基和开拓下,本学科下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于1981年获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总结

通过对南航精神的发源记载、南航校园生活改变的记载、南航学科发展历程的记载,团队呼吁南航学子不能遗忘南航精神,而应该身体力行,珍惜韶华,接过历史给予我们这一代的报国使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新的力量,注入新的血液。对待过往历史,我们决不能遗忘,而应该铭记并传承,在属于我们的时代,扬帆起航,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吴楫

http://www.dxswb.com/shijian/4946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子秤制作活动心得

本次活动制作的电子秤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电阻应变片桥式传感器进行压力到电压之间的转换,所得差模信号经仪表放大器INA128放大后,再经过0p07二次放大,输出去信号送入含有…… 2018测控技术与仪器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自制简易电子秤“团立项活动

为了让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坐在电脑前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的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了解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技术,并努力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这些孩子重新拾回梦想,光电与信…… 2018测控技术与仪器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扬光电特色 创美好未来

为提高同学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次团日活动我们开展了电子称小制作活动。活动开始由学长给我们介绍了本次电子称小制作所要用到的零件还有相关…… 2018测控技术与仪器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团日活动之电子秤的制作

星期一下午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发了关于制作电子秤的零件工具,起初我看到那些芯片线的时候,我觉得制作起来应该是特别难的,后来学长为我们讲解了关于线的连接方法,我们逐步连接起来,…… 2018测控技术与仪器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子秤制作心得

这学期我们花了两课时在传感器原理的课堂上制作了一个电子秤。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对传感器各方面的了解更加深入。课堂上,老师带来了一位学长,我们制作的传感器就是这位学长之前的作品…… 2018测控技术与仪器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子秤制作

11月25号下午第一、二节课,林慧韫老师和助教学长带领我们班的同学亲手制作简单的小型电子秤,在制作小型电子秤过程中,我们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压力传感器的知识和编程的有关知识都运…… 2018测控技术与仪器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自制电子秤

自制电子秤11月25日下午,为了更好的将理论和时间更好的结合,在林辉韫老师和助教的带领下,我们班同学两两一组,学习并且进行电子秤的制作。首先,由助教结合传感器原理书本内容,对电子…… 2018测控技术与仪器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团日活动-制作电子秤

团日活动——制作电子秤本次团日活动,我们举行了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电子秤小作品,在林老师和16级学长的帮忙和指导下我们开展这次团里活动。在本次团日活动的开始,林老师和学…… 2018测控技术与仪器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学院青语理论宣讲团深入社区开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共筑科技强国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论述,挖掘“两弹一星”精神的新时代内涵。5月18日,政治与历史学院青…

青春不落幕!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第十五届干部骨干培训圆满结束

5月17日晚,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第十五届干部骨干培训闭幕式于第一教学楼204教室顺利举行。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鹤、学工办主任陈…

五月爱心支教,温情点燃希望

为积极响应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号召,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神,湖南科技大学青年志愿团于湘乡市育塅示范学校开展以“…

主宰青春,“持”骋舞台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主持人大赛顺利举行

为了展现大学生的风采活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以“主宰青春、‘持’骋舞台”为主题的主持…

“白鹿清风拂面来,爱心花雨润无声”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第三期成功举办——

“白鹿清风拂面来,爱心花雨润无声”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第三期成功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白鹿课堂支教社区留守儿童、爱心…

最新发布

调研精神贫困,助力乡村振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精神贫困是在全面脱贫攻坚后取得胜利后影响乡村振兴日益凸显的重要问题。先前我对精神贫困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网络信息的浅层次上。通过参加“情系三农…
重庆学子三下乡:缙云山生态保护助推长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了解北碚区缙云山是如何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走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2022年7月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盛夏遇和风,强国你和我”国情观察实践团来到…
安财学子三下乡:走进双墩遗址,探寻文化传播新模式
中国青年网蚌埠市8月5日电(通讯员胡婧王佳霖)为了解双墩遗址文化发展情况,探究以教育游戏为载体的大遗址文化传播路径,“安徽财经大学大遗址文化探索团”分别于6月18日和6月19日调研了双墩遗址公园,以及对…
武汉学子三下乡:神奇的贝壳体验之旅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学习中华文化非遗传承项目,培育工匠精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于6月18日在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淡水贝雕工坊内学习贝雕的制作技艺。实践中,传承人简…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爱呵护,助梦远航
七月,一个充满激情与希望的季节。我们,背上快乐的行囊,以青春的名义,整装待发。支教是我们坚持的盔甲,快乐是我们不变的心情,快乐支教,快乐下乡,将是我们一路的信念。爱心支教传能量,飞扬青春奔附城…
百年雪松屹立不倒,红色火种代代相传 ——“澄园先锋”沉浸式探访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
姑苏大地燃起革命烽火,红色记忆激励城市前行。恰逢建团百年,为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7月23日至24日,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苏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回望来时路,苏州第一个党…
支教 一种磨练 一种奉献 一种收获
我是一位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一名师范生,在这个暑假跟随安徽师范大学千方爱心学校赴利辛汝集中学队来到安徽省利辛县汝集镇汝集中学进行半个月的支教活动。对与从未参加过支教活动的我,这…
以青春之我,体悟乡村振兴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贫困人口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是这项基本国策的主要受益者。相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要改变其经济、社会生活水平,必须从精神层面进行提升…
品荆州文化,赏博物风雅
荆州,楚文化的发源地。它上承中原,下纳蛮夷,在灿烂的华夏文明中独放异彩。荆州博物馆可以说是这部煌煌楚文化的缩影。6月18日早晨,“拾遗”志愿服务队在经历了大约20分钟的奔波后来到了著名的荆州博物馆,…
以青春之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扶贫先扶志,是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的一剂扶贫良方,但这不是一件易事,从动员启发到转观念、换脑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精神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待思考和探索。我们情系三农调研队踏上了探索后扶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