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亚运文化进儿童课堂,接通五千年前的良渚信号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林炜珞

中华文明,满天星斗,良渚作为群星的焦点,历史的轴心,屹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巅。文明之美看东方,五千年文明看良渚,礼制玉器的出土使良渚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为了活化古老悠久的良渚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第三个“杭州良渚日”到来之际,杭州师范大学耕远文化公益团队携手杭州图书馆,在良渚文明发源地杭州开启了“最忆是杭州”文化探秘小课堂系列讲授,以杭州亚运会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搭乘时光列车,追溯良渚玉器的历史文脉,搭建良渚文明与亚运盛会的时代桥梁,为孩子们送上别具一格的良渚文化大礼包。

叮咚,五千年前的良渚信号已接通——

历史长河,“琮”何而来

“琮琮,琮琮,你为什么叫琮琮呀?”

“因为我来自良渚,良渚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是玉琮,所以我叫琮琮。”

授课老师与小朋友们进行课堂互动

孩子们一问一答,一颦一笑,在老师的带领下,寻访了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前世今生,以情景对话的形式生动展现亚运文化与杭州乡土的密切联系。“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朗朗书声中,人文融入自然,乡土点亮文化,奏响了诗与歌的新篇章。

“原来,可爱的亚运吉祥琮琮与良渚玉琮有关呀!”

“琮琮居然已经有4000多岁了!”

课堂上,孩子们化身“小小考古家”,跟随亚运伙伴琮琮一同回溯源远流长的玉琮文化。“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作为谦谦君子和美好品德的象征,玉器在古人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而良渚玉琮,因造型奇特精巧、寓意神秘而著称于世。“玉琮多由玉石所制,“琮”字的偏旁也化用斜玉的写法,蕴含了古人对高尚操守的追寻。”授课老师从“琮”的字形结构入手,引领小朋友们寻找良渚玉琮的奥妙,孩子们纷纷伸出小手,在空中仔细比划“琮”字的写法,一横一竖、一点一折,感悟精巧严谨的中华汉字之美。

紧接着,黄褐、青绿的各式玉琮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从玉琮的颜色、大小、形状、图案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地观察后,孩子们迅速归纳出玉琮的外形特点:三色为主,多以节数三作为高矮的分界线,形状内圆外方意蕴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考。随着一张全国玉琮分布图的展示,小朋友们见识到玉琮分布的广泛性,其中占有两个“之最”的良渚玉琮更是其中翘楚。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玉琮之美,也更深入感悟到了亚运会吉祥物背后承载的中华文化之美。

古玉脊梁,半壁“玉璜”

为了进一步讲好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良渚故事,激发孩子们对良渚文化的探索热情,耕远文化公益团队“琮”新起“杭”,于7月24日开启亚运良渚篇的下一站——神奇的玉项链主题专场,此次课程以玉琮为前情导引,带领小朋友们穿越千年,感受杭州亚运会二级标志的设计灵感“玉璜”的魅力,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课程伊始,授课老师放映出杭州亚运会会徽的七个二级标志——“可持续”“公众赛”“测试赛”“智能”“火炬传递”“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指出这七个标志的设计灵感皆来自良渚的另一个标志性玉器“玉璜”,弧成半圆,左实右虚,体现良渚古文明与现代亚运精神的完美融合。

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回答课堂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玉璜与上节课所讲的玉琮有什么区别呢?”带着这一问题,小朋友们认真比较了两种玉器的外在特征,大到形状颜色,小到纹路色泽,一一阐述玉璜的独特之处。“老师,我还发现玉璜上的图案和玉琮是一样的,上面是巫师,下面是神兽,好像神人骑在神兽上呢!”一位三年级的小男孩激动地举起小手,指出两大玉器的共通之处,作为“最忆是杭州·文化探秘小课堂”的忠实粉丝,他还表示,在前一堂守护国宝“玉琮”课程结束后,他特地和家人一同参观了良渚文化遗址,学到了许多有趣的良渚文化小知识。

随后,孩子们穿越千年时空,以玉璜为线索,展开了一场今人与古人的历史对话,在玉璜的使用与佩戴场景中体悟人的生活状态与思想倾向。从祭祀祖先、殷切求雨再到项链配饰,玉璜在中国古代传统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孩子们满怀好奇地跟随古人的步伐,沉浸式感受古玉脊梁“玉璜”的前世今生。

以文化人,守护童心

巧手迎亚运,乐享新“视界”。在文化探秘小课堂的最后,耕远文化公益团队设置了“金牌设计师”的创新环节,邀请小朋友们结合精美的良渚玉器和丰富的亚运项目,绘制自己心目中的亚运标志。孩子们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发挥奇思妙想,兴奋地挥舞手中的彩色画笔,笃定执着地勾勒出内心的期许,以儿童化视角解码良渚文明,解读亚运文化,创作出可爱别致的亚运专属图标。绘画是最优美的语言,是孩子们最童真的心声。在一颗颗热忱澄澈的黑色瞳孔下,倒映着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绚丽图画,那是荡漾在蓝色大海的玉琮传说,飘荡在五 星红旗上的玉璜之星,以及辽阔草原中和谐相处的神人与神兽……亚运盛会敲响良渚文明的悠悠钟声,炽热童心回荡中华文化的袅袅余音。

孩子们认真绘制亚运图标

“我们不仅要把熟知的亚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也要通过我们的课程使此前尘封在书本和遗址中的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同时,坚持‘由点到面’的原则,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守护每一颗纯真稚嫩的童心,共建乡土文化教育之‘面’。”课后,耕远文化授课团队如是说。

灿烂星河里,雄浑天地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界点上,耕远文化公益团队带领杭城学子穿越千年迎亚运,以亚运盛会为天线,接通五千年前的良渚信号,看到了一段不曾断裂的、连绵相续的中华文明发展史,“心心相融,@未来”,不仅是当代的亚运精神,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期许,由点到面,从零到亿,一路走来,奔腾不息。

http://www.dxswb.com/shijian/4858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津程夏行”实践团进行文化调研活动

为了解当地红色文化普及情况,学习当地文化习俗,7月20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于德州市夏津县郑保屯镇的柳元庄村进行文化调研活动。实践团调研成员乘三轮车前往文化调研…… 王奔 付娟 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查看全文 >>

“津程夏行”实践团举行书签制作比赛与红色文化教育

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于德州市夏津县郑保屯村大队部举行书签制作比赛与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团支教成员与参加此次夏令营活动的同学合作制作出精美的书签,并对同学们进…… 王奔 付娟 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查看全文 >>

“津程夏行”实践团进行经济发展调研活动

7月17日下午,“津程夏行”实践团于德州市夏津县郑保屯镇的七屯村进行有关经济发展的调研活动。阵雨过后,实践团调研成员乘三轮车前往调研地点进行调研工作。地上虽有积水,但挡不住实践…… 王奔 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举行夏令营开班仪式

为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家长了解此次夏令营,保证支教活动顺利进行,7月17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郑保屯镇郑保屯村大队部举行夏令营开班仪式。实践…… 王奔 付娟 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进行社会实践准备活动

为明确实践任务,使暑期社会实践顺利进行,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在社会实践地点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郑保屯镇进行准备活动。上午,由镇团委书记高淑霞带领实践团前往支…… 付娟 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查看全文 >>

“津程夏行”实践团抵达德州市夏津县郑保屯镇政府

7月15日早,“津程夏行”实践团于山东理工大学北门集合出发前往德州市夏津县郑保屯镇,途径济南市穿过黄河,历时近3个小时。由于起床时间较早,路上队员们都稍显疲倦,但经过鲁北地区欣赏…… 王奔 付娟 山东理工大学“津程夏行”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浓情粽香,乐享端午”企业退休人员趣味竞技活动

(通讯员张美艳)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了丰富企业退休人员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友谊,20…

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排球赛

排球是永远向上的运动,你是否被排球比赛中飞速的传球、迅猛的扣杀、精妙的配合所深深震撼?你是否渴望在现场感受热血沸腾、…

机设2004团支部“热血乒乓”乒乓球班内对抗赛顺利开展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其作为一项力量与技巧完美结合的运动,不仅能增强同学们的体质,还能为机设20…

闽南科技学院成功举办“思辩风云 谁与争锋”第二十一届大学生校园辩论赛决

5月22日,闽南科技学院第二十一届大学生校园辩论赛决赛暨校辩队选拔赛在康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

喜讯 |闽南科技学院“曙光”青年宣讲团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

近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共青团河北省委、中共石家庄市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联合公布了《2024年全国大…

最新发布

做好农村的精神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青年网泰安7月7日电(通讯员卢晨)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扶贫措施的落实过程中,部分农村出现了部分群众“扶不起”,“不愿脱…
宁波大学学生走进宁波市档案馆,唱响宁大学子“我在窗口写青春”的响亮口号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6月30日,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革命老区,寻红村新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宁波市档案馆开…
寻找校园老师,了解课后服务
自从2021年“双减”政策推行后,不少学校都已经落实“双减”行动,特别是课后服务已经慢慢得到完善。经过走访家乡所在城市的学校,团队成员了解到大部分城市学校已经基本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其中甚至包括了魔…
战贫困扶志气 提振农民“精气神”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5日电(通讯员侯盈宇)农民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短板,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阻碍。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强调物质扶贫的重要性,却忽视了精神扶贫的作用,对贫困的认识有…
言响山海调研团实践活动之苏州企业篇
为推进“即兴说”软件的完善及上市,提升高校学子即兴表达的能力,山东大学(威海)言响山海调研团走访苏州相关企业和机构,最终签订三家企业或机构的合作意向签订两家上市企业的投资意向,累计300万;同时获…
传统文化托底色,亚运有礼耀光华——杭师大耕远文化团队携手“悦读快车”开展亚运文化小课
时光拥有解答一切的超能力,一件衣裳,一式花纹,浓缩了时间,跨越了空间,记载了穿越千年的人间百态与历史兴替,小小的人儿得以从中洞见大大的世界。7月19日,杭州师范大学耕远文化团队联合杭州图书馆少儿分…
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湖光岩植物
粤西地区的人抓到田鸡后,都喜欢用蛤蒌叶作为调料来煮或炒,香味独特,农村这种常见的蛤蒌叶除了可以调味还可以治牙痛。蛤蒌学名:假蒌,别名:蛤蒌、假蒟、臭蒌、山蒌、大柄蒌等。在两广一带,很多人用它的…
幸福之源,双向奔赴
2022年7月26日,星期二。是安阳师范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为安阳市汤阴县五陵镇大宋村中心小学进行线上支教活动的第23天。第四周的支教生活开始啦。上午八点,支教队队员们在支教QQ群中汇报了自己的身…
校园“双减”落地行,课后服务进行时
“双减”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减负、提质、增效、赋能的作用。同时,自从“双减”走进校园后,各种课后服务活动也变得多姿多彩。为了扩展中小学开展的课后服务活动类型,感受“双减”的实施效…
探究后扶贫时代农村精神贫困脱贫路径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4日电(通讯员王子豪)在成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后,我国脱贫攻坚的任务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在乡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高的同时却出现了精神贫困的现象。精神贫困已经成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