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对话工作5年后选择读研的教师: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变化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王君瑶

安徽学子对话工作5年后选择读研的教师: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变化

(安徽师范大学 王君瑶)“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永葆学习的热情很重要。”纵观求学任教至今的经历,牛园园老师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反复强调着这句话。8月11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以云端开麦的形式,线上采访了安徽省肥东县第一中学教师牛园园。

据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在这个暑假将以“云端开麦”的方式,力求把一线教师与在校大学生“串联”在一起,通过对话访谈的形式,一方面将一线教师的教学心得传授给大学生们,另一方面又会把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反馈给教师们,形成双向互动。

“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

“当时没有选择读研,总是有一些遗憾。”牛园园老师对记者说道。记者了解到,自2010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牛老师便回到家乡,入职安徽省肥东县第一中学做了一名语文教师。“因为当时回母校参加了一次十月联考的研讨会,便产生了返校读研的念头。”牛园园老师说借着那次研讨会的契机,她下定决心选择攻读在职研究生。

牛园园老师告诉记者,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十分紧张,且只能在寒暑假期间返校上课。“陶行知先生曾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牛园园老师也在用自己的切实行动,践行着这句对她影响较深的话语。平时授课时她孜孜不倦,给自己的学生解惑答疑;寒暑假期间她敏而好学,夯实自己的知识功底,并于2017年底顺利获得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

“永葆学习的热情”

牛园园老师向记者表示,在她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以及实习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做了很充足的准备,但是参加工作之后,才发现其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牛老师认为,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要永葆学习的热情。牛老师告诉记者,在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有时候与工作时遇到的情况不一样,“理论和实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要求师范生们在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书本上的死知识,更要多参加一些教学方面的比赛。“比赛经验的积累,对于教师基本功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牛老师对记者补充道。

从2000年千禧年至今,也恰逢改革开放发展最快的二十年。牛园园老师说她工作的这十年内,最大的变化是科技在教育中的运用。“从一开始的电脑不联网,到现在每个班级都有网络的智慧课堂,甚至这次疫情期间的线上课堂,都是变化。”她向记者介绍道,在工作之初,只有在大教室上公开课的时候才会用到电脑,然后后面才发展到每个班级都用电脑。牛园园老师始终向记者强调着“不断学习方能跟上变化”,而促成她不断学习的应该就是教师职业的崇高魅力。

“学高方能为师”

十年的工作经历,牛园园从第一次做老师,进行实体授课,到站稳三尺讲台,滔滔不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牛老师告诉记者,安徽师范大学的很多老师都用他们的师者风范,教会了她这一点。当谈及对其影响最大的老师,牛园园老师向记者表示是她的一位选修老师。“最初是选修了陈文忠教授的课,还没上课之前,就听说他的课是一位难求,后来亲历其中,果然名不虚传。”牛老师说那时上课的内容大多都已不太记得,但是陈文忠教授上课的风格至今对她印象很深。“他上课总是饱含激情,完全看不出年龄对他的丝毫影响,课上金句频出,谆谆教诲,课下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学生答疑解惑。”牛老师后来也一直以陈文忠教授为标杆,牢记“学高方能为师”的教诲,努力充实提高自己,然后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谈及自己的任教经历,她对记者讲述了在任教第九年时,她与一位抑郁症患者学生的小故事,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她对如何与学生相处有了不一样的体会。牛园园老师希望借这个故事,真诚地告诉团队队员们,如果以后做了老师,“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欠佳的学生,都要对他们多一点的理解”。

“多读书吧,书中自有格局;多学习吧,人生自当精彩;多经历吧,世界自会芬芳。”这是牛园园老师对团队队员的寄语。她希望团队队员能不断学习,这样才能跟上变化。

安徽学子对话一线教师:热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

(安徽师范大学 王君瑶)“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当被记者问到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时,张莉老师这样说道。短短“热爱”二字,却贯穿了张莉老师从学习到实践、从兴趣到职业的20多年青春岁月。8月12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以云端开麦的形式,线上对话现任教于安徽省示范高中东至县第三中学的英语教师张莉,从她的青春故事中感悟热爱的力量。

“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张莉老师是2000年进入安徽师范大学读书的。入校之初,她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了很多社团,也是在这些社团中,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归属。“其中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当然是ECA(英语之角)。”张莉老师回忆道。张老师告诉记者,那时候ECA有很多的活动,每晚的英语之角,她们可以用英语交流对话,每周的英文电影赏析,她们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既可以提升专业素养,又可以结交到一群兴趣志向相投的朋友。” 张莉老师说在英语之角还有定期举办的英文才艺大赛,ECA就像她在大学生活中的兴趣乐园。

据了解,在张莉老师就学时期,教授翻译课程的张德让老师也让她印象颇深。“除了稳重儒雅的师者风范,张教授的专业素质也非常过硬,参与翻译的一些大部头小说,吸引了同学们争相到图书馆借阅。”从崇拜一位老师到争相认真阅读书籍,张莉老师也渐渐地沉溺于英语学习。虽然那时安徽师范大学老校区还是开始升级、扩建的时期,学校比较破旧,但是“目睹了操场翻新、荷花池美化、田家炳教学楼建起、各个食堂扩大”的她,在见证了学校的除旧布新下,也留下了自己的成长痕迹,每天认真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我喜欢英语,热爱教育事业,所以现在的岗位让我充满动力,活力满满。”张莉老师对记者说道。张老师说一定要“像选择专业一样认真选择自己的职业”,也正是出于对英语专业的热爱和对教师职业的尊敬,她一毕业就投身到英语教师生涯之中,至今从事英语教学已有16年之久。

记者了解到,张莉老师是来到安徽省东至县的第一个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的英语教师。张老师回忆道,那个时候市县各级领导在推行“推门听课”,搞突然袭击,听常规课,张老师也“有幸”在刚入职时被听了一节常规课。“那时学校硬件条件比较差,全靠一张嘴上课,但我组织了丰富的课堂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教学目标在热闹又有序的活动中顺利完成。”虽然后来也参加过省市各种比赛,拿过大大小小的不少奖项,但对于自己刚入职的这节常规课,张老师始终印象最为深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切身的实践教学也让张莉老师深深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高尚的人格,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提供可参照的道德标准。师大教给了她“认真的态度和不放弃的精神”,这对后来张老师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热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

从2000年千禧年至今,也恰逢改革开放发展最快的二十年。张老师说她工作的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设施越来越多,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从一个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到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语言教学也从死记硬背到以交际运用为主。”课堂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学生们更愿意学,当然老师也更辛苦。“会学和会教是两回事,为了把一个问题给学生讲清楚,让他们理解并会运用真的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心血的,”张老师表示,“但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细数十六年的教学生涯,张莉老师并不是每届学生都从高一带到高三,她经常会从高二或高三接手一些班级,所以从教至今到底带了多少届学生,张老师也不是很清楚。但谈到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张老师称“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热爱英语学习,这对于语言学习非常重要。”无论是当初在安徽师大求学的她,还是看着现在正在苦读的学生,对于热爱的力量,张老师始终深信不疑。

一线教师何其辛苦,但热爱便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正如张莉老师赠给实践团队的寄语“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吾心”那样,把热爱的事情做到她所能做到的最极致,便是无愧于当初选择了热爱。“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相信我们也能像张老师那样,能始终坚持并做好我们所热爱的事情。”团队的一位队员感叹道。

一线教师对话大学生:在实践中求得真本领

(安徽师范大学 王君瑶)“找准方向,立足现实。”当问及对在校大学生有什么寄语时,穆姣姣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告诉了记者这八个字。8月1日到15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以云端采访的形式,线上连麦,对话云端,在线采访了多位一线教师。

“不要学死知识”

“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然后才能站稳讲台。上好课是关键。”穆老师在谈及自身的工作感受时说道。她告诉记者,任教至今共带过2届学生,并做了两年班主任老师,剩下的时间便是专门任教。据了解,穆姣姣老师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随后又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学科语文的研究生,2012年毕业后进入合肥一六八中学工作,至今已有8个年头。

穆老师对记者表示,合肥一六八中学的学生素质较高,成绩也很好。“他们大都是让人很省心的,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学习也很自觉。”所以穆姣姣老师也因此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语文教学的知识,并在众多前辈学者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我所在的高中是安徽省最棒的高中之一,状元频出,校内的老师们也年年参加高考命题。”穆姣姣老师说可以视为标杆性的老师很多,值得她学习的老师也很多。穆老师笑着称这些老师为“大咖级”前辈。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中所用到的内容是有很大差距的,理论和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脱节了。”穆姣姣老师对记者解释道,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有时候与工作时遇到的情况不一样,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在求学期间,一定要注重灵活学习,不要学死知识。“在实践中方能求得真本领。”穆老师对记者补充道。

穆姣姣老师告诉记者,她之前上过一堂《古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的课。在课堂上,她首先选用元曲作家孙周卿的《水仙子·舟中》作为课前小练,进而发现学生们在修辞上出现的问题,从而才来确定本节课上课的内容。穆老师一般会从高考考纲展示、考点解说、考题分析为切入点,紧扣高考真题,展开训练。“用高考真题来训练会更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当于‘实战’了。”如在那堂课上,在辨明比喻与比拟、借代与借喻这两组修辞的不同之后,穆老师便用历年真题加以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据悉,团队前期也采访到了庄传云老师,庄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芜湖附属学校的语文教师,曾获安徽省芜湖市政府“优秀园丁”等称号的他,2018年、2019年又连续出版了《新编经典诗文背诵导读》和《夜读春秋》两部著作,可谓是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并重。

庄传云老师告诉记者,在写作教学中他通常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可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中感兴趣的人和事,鼓励学生,让他们愿意写。另一方面侧重应试技巧的教学,考试之前做应试作文的训练,教一些写作技巧。“平时会让学生们做自由作文的练习,比如写周记和演讲稿。课前也会有三分钟演讲,锻炼他们的胆量,让学生们敢说敢写。”庄老师说,他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在教学生们要注重实地锻炼,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的用处。“如何判断学生学好了语文?一定要看他在生活中是否将所学的知识用好、用强,而不是只会背诵那些干巴巴的知识。”

《夜读春秋》一书是庄传云老师三十多年夜读及教学之余所写的教育教学心得。在谈及这本书创作意义时,庄老师说道:“一边教学一边创作,我认为创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正因为在创作中所求得的知识,使得庄老师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力求能将更多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少一点空想,多一点实践。”庄老师寄语“后浪”们,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求得真本领。

据了解,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在这个暑假将以“云端开麦”的方式,力求把一线教师与在校大学生“串联”在一起,通过对话访谈的形式,一方面将一线教师的教学心得传授给大学生们,另一方面又会把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反馈给教师们,形成双向互动。“我们在访谈一线教师中定会学到与书本上不同的知识,这又何尝不是‘在实践中求得真本领’呢?”团队的一位队员笑着对记者说。(王君瑶)

http://www.dxswb.com/shijian/3170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习新思想 了解新文化

(通讯员熊争)5月24日,武汉科技大学机电2203班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学习活动,全体同学前往学校内的廉园,实地开展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活动。廉园作为武汉科…… 熊争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融入理论学习 展现时代风貌

(通讯员杨翔然)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篮球队在5月20日组织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团队建设活动,前往廉园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体育与理论学习的…… 杨翔然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参观红色基地 领悟红色精神

(通讯员夏子鹏)一行由当地学校师生组成的参观团队在红色基地展开了一次难忘的党史学习之旅。这次参观活动旨在通过近距离接触红色基地,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激励青少年继承…… 夏子鹏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引领中国发展 贡献世界智慧

(通讯员王浩然)近日,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这一理论体系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战…… 王浩然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学习习概坚定信念 分享感悟共同奋进

(通讯员潘欣)5月17日,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星光通讯社的全体成员怀着崇敬与学习的心情,前往武汉市黄陂区党史学习基地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红色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共同学习…… 潘欣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学习新思想,共筑中国梦:武汉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宣传部廉园交流展

(通讯员潘欣)5月16日,武汉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宣传部组织全体成员前往武汉科技大学廉园,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交流活动。在廉园的学习过程中,宣…… 潘欣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体育部户外教学 毛泽东理论焕新生

(通讯员王浩然)在春意盎然的时节,武汉科技大学体育部迎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师生对毛泽东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体育部组织学生前往户外一…… 王浩然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乒乓心语筑梦想 大学使命育英才

(通讯员师龙飞王乐郭心怡)“点滴理想,汇聚成海,持之以恒,触及星辰。”为激发余河学校的孩子们保持梦想并勇敢追求,5月2日,我校搜搜志愿者协会于余河学校与孩子们互动,并进行深入的…… 师龙飞 王乐 郭心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锐意前行,说干就干”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南京高校学子三下乡:地摊经济里的人间烟火气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经济曾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在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如何复工复产,激发经济活力,是中国疫情下半场的“必修课”。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此刻重启地摊经济的好处显而易见。8…
一线教师对话大学生:在实践中求得真本领
一线教师对话大学生:在实践中求得真本领(安徽师范大学王君瑶)“找准方向,立足现实。”当问及对在校大学生有什么寄语时,穆姣姣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告诉了记者这八个字。8月1日到15日,安徽师范大学…
脚踏实地寻良医,访查民意望星空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惠州8月30日电(通讯员:石玲子舒赣深)“医疗保障”作为精准扶贫“三保障”项目之一,对2020年我国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拥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家庭医生…
安徽学子对话一线教师:热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
安徽学子对话一线教师:热爱,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安徽师范大学王君瑶)“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当被记者问到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时,张莉老师这样说道。短短“热爱”二字,却贯穿…
乡村振兴,E路同行:我为家乡代言——暑期实践总结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管理E支队2020”利用假期时间分别在东北泉阳、广西凭祥、江苏厉庄三地完成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当地村民,探索家乡农产品,开设各大电商平台的家乡农产品网店助力…
天地广阔,人生没有终点
天地广阔,人生没有终点一一个普通的下午,长江边上,一声鸣笛后,渡轮在岸边停靠。艞板放下后,归家的人、游玩的人,纷纷走下渡轮。这些人或南行或北往,踏上属于自己的路途。人群中有一个我,一个普普通通…
智慧乡村 信息教育 ——以研究乡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为例
暑期伊始,为进一步了解当前乡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情况,以及近年来发生的改变,来自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金融学院等多个学院的15名成员,以李会作为指导老师组成了“振兴乡村教育,致力脱贫攻坚”教育…
且去寻找那教育的共鸣
且去寻找那教育的共鸣如果不是这次校友寻访的暑期社会实践,可能我从高中毕业后都不会再和当年的政治老师见一面。王岗路、天行馆、西门,几个熟悉的关键词又把我的记忆拉回两年前的高中生活。可是时间仿佛有…
俞武松:无论我从事什么职业,心中都住着一位老师
俞武松:无论我从事什么职业,心中都住着一位老师8月6日安徽师大“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团队以“二十年对话”为主题,线上采访00级中文校友俞武松,与记者分享从上大学至今这二十年间,“师范”二字对…
王锋:治贫先重教 教育守正色
王锋:治贫先重教教育守正色【摘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础教育,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8月10日,安徽师大“薪火相望”校友寻访团队来到合肥市第十中学,采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