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现实主义视角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作者:李海珠

现实主义视角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李海珠

摘要:中美关系作为当代世界最主要双边关系之一,也是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变量。从现实主义理论出发,中美关系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国家利益的结构性矛盾和冲突,美国始终以保持全球主导地位和维护全球霸权为主要国家利益,而日益崛起的中国动摇着美国霸权地位,加之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造成中美两国互信不足,使中美矛盾更具新的时代特点,如今中美之间仿佛陷入了历史上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的“修昔底德陷阱”。在今天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加强两国之间互利共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成为维系中美关系的未来展望。

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dominant bilateral relationship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is also a variable tha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orld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list theory,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is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of national interests, with the US maintaining global dominance and preserving global hegemony as its main national interest, while the rising China is shaking the US hegemonic position. It is as i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now caught in the historical “Thucydides trap” between rising powers and established powers. In today‘s complex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strengthening the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building a new type of great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the future outlook for sustaining the relationship.

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 现实主义 修昔底德陷阱

Key words:The New Great Power Relationship; US-China Relations; Realism;Thucydides' trap

中美国际关系作为世界上一对主要双边关系,横跨政治、经济、贸易、人文等诸多领域,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与地缘战略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中美关系紧张,尽管中国无意挑战美国霸权地位,但美国仍视中国为“主要威胁”,不仅抹黑中国,甚至对中国实行了一系列防御性措施。本文将从现实主义理论出发,分析中美关系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国家利益的结构性矛盾和冲突,美国害怕日益崛起的中国会动摇其霸权地位,加之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造成中美两国互信不足,使中美矛盾更具新的时代特点。[1]在今天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加强两国之间互利共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成为维系中美关系的未来展望。

一、中美国际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

近年来,在中美贸易战,技术封锁和海洋争端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两国关系受到空前挑战,并引起全世界瞩目。一方面,中美矛盾集中表现为双方贸易问题,贸易战的爆发不但影响两国经济发展,而且导致世界上很多地区产生连锁反应。另一方面,中美关系也包括政治、安全、人权方面的争端。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香港问题等等,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战略再平衡”政策,这一政策是针对中国而来,而美国对华遏制打压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美国全球霸权地位。

中美关系存在诸多矛盾点,未来应当如何发展呢?我国相信,我们能够在许多领域建立和发展正常化的双边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与此同时,在全球事务中以相互尊重、平等互惠和互相信任等基本原则为基础进行合作。另外,中美贸易关系还需通过强化国际合作,构建合适的贸易框架机制等方式化解贸易争端。双方可在重大问题上开展对话并建立双边磋商与谈判的正常机制来化解分歧与矛盾。

二、现实主义视野下的中美关系剖析

我们从历史研究中可以发现,两千多年前希腊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主要原因是,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雅典日益增长的实力有可能会威胁到斯巴达时,会引起斯巴达强烈的不安全感,造成了“安全困境”,也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从而引发战争。[2]从现实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今天的中美关系与当时雅典和斯巴达的关系非常相似,美国和中国似乎处于历史上的“修昔底德陷阱”中。

1.美国对中国的忌惮误解与信任缺失

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当国际社会处于一种无政府的自然状态时,国家的生存是最基本的目标, 为了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上风, 国家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消除一切对其生存和发展的威胁。[3]西方国际关系专家通常用新现实主义的逻辑来分析中国的崛起。在他们看来, 中国是一个在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中的新兴大国, 其不断增长的全球实力将不可避免地对现有大国构成威胁。这也是美国的观点,它担心中国的迅速崛起会威胁到它的霸权或国家安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美国经济实力的差距不断缩小,美国倍感压力,将中国的崛起视为潜在的威胁或现实的对手,甚至开始诋毁中国,散布 “中国威胁论”等虚假说法。中美之间这种作为 “潜在对手”的互动,实际上增加了中美之间建立 “新型大国关系”的障碍。

2、美国外交中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观念

美国一直以来都有现实主义的传统, 在“9·11”事件之后, 美国开始运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来指导其实践,从而开始将美国的外交政策从保守的现实主义转向危险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这种理念导致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先发制人的措施,美方把中国定义为“最主要对手”和“最严峻长期挑战”,实行全球遏制,试图通过“塑造周边战略环境”来围堵中国,还胁迫各国站队、编织各种排除中国的“小集团”,并对中国未来的行动制定各种悲观的设想。保守的现实主义到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转变, 对中美外交的展开带来极大压力和困难, 这种观念使美国无法以开放的精神与中国交往,给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设置了一道道屏障, 也构成了目前中美之间纠结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思考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针对新的国际形势提出的重要外交战略理念,而新型大国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之上的全新关系。根据现实主义的逻辑起点, 中美之间存在着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但同时现实分析的结果表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也存在机遇。

1.深化两国外交沟通, 减少战略误解

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摩根索认为, 和均势一样, 外交在维持和平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是调整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4]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 双方能否建立战略互信是重大挑战。但只要双方加强沟通, 就可以减少和消除各种误解, 从而增强战略互信, 减少和消除非理性的战略焦虑。因此,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中, 我们应高度重视两国的对话和沟通,双方还应加强交往的制度建设、创新军事对话机制、定期召开双方主要实体的会议等途径来加强对话和沟通, 克服认知分歧,为两国合作创造新的机遇和空间。

2、寻求利益汇合点, 开创合作新局面

在新时代寻求中美之间的利益汇合,可以作为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动力来源。当两国拥有共同利益时, 他们之间的合作就成为可能。如果两国成功地寻求利益的汇合点,就可以建立一种新的大国关系,并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如果两国选择战略对抗和大国冲突,双方都很清楚,两国都无法承担零和博弈的后果。尽管双方在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背景、战略意义和发展方向上存在差异,但打破大国争霸的历史命运,构建稳定、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无疑是双方的共同目标[7]。 因此,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美两国应着眼于“共同目标, 共同利益”, 由“双同”牵引的战略协调不失为今后两国合作的新局面。

近年来,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两国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矛盾愈发明显,但是斗争不是长久之计,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只有双方求同存异,才能实现互利共赢。中美两国应该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矛盾和分歧,保持高层交往,避免矛盾和分歧升级。同时,双方应该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从单边行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转向多边合作,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这将突破悲观的“大国政治悲剧”的预想, 破除现实主义的“修昔底德陷阱”。[5]

参考文献

[1]谷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中美新型关系建构[D]:1

[2]谷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中美新型关系建构[D]:7-9

[3]卢林.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和现实政策——探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几个概念[N]

[4]李永辉,再正常化: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中的管理问题[J]现代国际关系,2013 (4)85-86.

[5]刘鸣1赵朝龙2.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与全球治理合作[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8(06)

http://www.dxswb.com/xiaonei/6642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校高中协同共建,五“育”并举,综合育人

5月9日,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联合南充高级中学,在南充市荆苑社区都市田园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协同育人,五‘育’并举”主题教育活动。西南石…… 谢青洗 杜建钢 彭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院团委青工部进行换届面试工作

(通讯员郝轩跃蔡祎晴)6月1日上午8:00—10:00,共青团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在景德楼中栋108教室进行了换届面试工…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文学院“追寻红色文脉”调研团 圆满举办“红色经典文学研讨会”
2024年1月20日至1月31日,山东大学文学院“追寻红色文脉”调研团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于1月31日举办“红色经典文学研讨会”,交流学习心得与实践感悟。本次研讨会由调研团队…
湘大学子赴福建省蓬莱镇调研:洞察民间信仰价值,助力非遗有效融合
(通讯员林雨馨刘嘉莹)近日,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赴福建省蓬莱镇调研团来到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对清水祖师信俗进行深入访谈和再调研。该团队由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哲学专…
牢记英雄壮志,感悟烽火岁月之艰辛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开展红色专项实践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1月22日下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寒假靖江实践调研队走进家乡的红色旅游景区——东线第一帆纪念馆,寻访红色足迹,进一步走进东线第一帆纪念馆…
看庄·梦启助翔冬令营:泥塑工艺,妙趣英语
清晨,当大米老师带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学唱经典儿歌《小星星》时,整个教室仿佛被孩子们清晨特有的活力所充盈。小朋友们眼神闪烁,积极参与,跟随着大米老师优美的歌声,手舞足蹈,唤醒了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手…
学习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争做新时代弄潮儿
学习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争做新时代弄潮儿摘要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我看到了无数革命先辈前仆后继,献身革命的精神,看到了中国由贫瘠变得…
优秀西农学子返校宣讲 展西农风采
2024年1月20日上午,安琦、张楠、胡嘉鹏、胡金超和王秭权五名优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子为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的学生开展了“接力青春助力高考”的宣讲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卢龙县中学…
网络安全进校园 师生共筑新防线
网络安全进校园师生共筑新防线(指导老师:文磊通讯员:唐燕方思雨胡海燕解悦彤)1月29日,湘潭大学“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实践团队成员季忠泽走进浙江省瑞安中学的高一13班,开展了一场网络安…
十六小实习日志2
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陪伴者,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
寒假螺号之旅
2024年2月3日,在过完小年后,我们迎来了此次支教活动的第十天,在第十天的支教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体验,接下来将与大家分享我的体验。早上与往常一样,早上八点同辅导对象一起开始学习,才开始…
十六小实习日志1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次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数学建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次竞赛,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学建模的魅力。它帮助我们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