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年生活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赵云乐

中国青年网德州1月20日电(通讯员 赵云乐 王思艺)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但与此同时,国家老龄化问题也表现的日益突出。由于很多农村的青壮年都外出到大城市去打工挣钱养家,农村里的青壮年的数量急剧下降,村里的老年人在乡村的比例就有所上升,村里的许多老人因此也被加上了“空巢老人”的标签。为了助力老人实现思子梦,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部分学子于1月11日,组成了一支“情系社区,笃学尚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们走进德州市乐陵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助力社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思子梦。

开展实地调查,了解实际情况

在此次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实践队前往德州市乐陵社区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到社区的空巢老人大概每半年或一年与子女们联系一次。为了深入地了解其老人情况,实践队员随机采访了几名当地的社区居民。实践队队员询问其社区老人说:“您通过什么途径与子女们联系?”老人们的回答是:“现在网络发达了,子女们有空就打个视频回来看看,有时候有空也会回来看看。” 老人们说到这里时脸上挂满了笑容,当实践队队员问道: “您希望子女们接您过去同她们一起生活吗?”老人们说:“接过去干啥,又帮不上他们什么忙,在那里啥也不认得,还不如在这里,我也不求他们挣大钱,他们在那里安安稳稳的生活就行。”在收集完几个老人的采访内容后,队员们了解到这里的社区老人平日里都是通过种些菜,养着鸡鸭,晚上则选择去跳广场舞或看电视来消磨时光。而有孙子孙女的可能就相对的好一些,不会感到这么的寂寞。但其与子女们的接触都相对的较少,很少与子女们联系是社区老人共同存在的问题。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情系社区,笃学尚行”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了解社区居民使用手机网络的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燕 供图

线上讨论问题,线下寻求原因

为探究社区老人与子女联系较少的原因实践队队长带领队员们做了许多准备活动,开交流会讨论,进行线上线下讨论,制作问卷调查等。实践队队员在公园里进行随机采访,实践队队员采访到了一个坐在公园里的老奶奶。实践队队员上前去询问其是否会使用手机联系子女,那个老奶奶笑了笑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她随即热情地邀请实践队队员们去她家里坐坐,实践队队员们不好意思推辞,便同老人一同前往。一进入老人的家里,便看到一条小狗摇着尾巴向老人跑来。随即注意到老人整洁的院子,农具排列的整整齐齐,饲养着鸡鸭鹅。实践队队员在同老人交谈时,队员们听老人向我们描述其一天平淡简单的生活。从老人的话语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老人的子女们给老人买了一个智能手机,老人说子女们曾经教她使用过,但老人忘了,也并不想再麻烦子女们再教她一遍。但实践队队员还是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子女们的思念。实践队的其他成员各自又随机采访了几名老人,综合其老人的回答,老人们不会使用手机是其与子女们联系较少的首要原因。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情系社区,笃学尚行”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线下讨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燕 供图

进行手机培训,温暖老年生活

了解其原因后,为解决这一问题,实践队队长召开讨论会,带领实践队队员们寻求其解决方案。随即实践队队员们一方面各自分头行动,挨家挨户向老人讲述手机的用处及危害,告诉老人可以通过手机微信与子女们视频,子女们不需要回来,也可以看到子女。同时,在教老人使用手机网络时,队员们也向老人普及网络诈骗的危害,告知其防止策略并给老人手机上安装上国家反诈APP来进行有效的防止。当教老人使用手机时,老人脸上充满了笑容,临走时老人面带笑容送队员们出门,队员们也热情地与老人摆手。另一方面,实践队队员们与社区服务站进行联系,在社区服务站开展两天的服务点。老人可以上服务站点去询问问题,由实践队队员来进行解答并进行宣讲,以解决这一问题。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情系社区,笃学尚行”社会实践团队队员教社区居民使用手机网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海燕 供图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物品。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手机使用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帮助社区老人学会使用手机,其得到了社区老人们的广泛好评,其实践活动使其老人与子女们的联系更加密切。未来,实践队全体队员们也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 “常回家看看”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在这个时代,我们呼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有效地践行。

http://www.dxswb.com/shijian/6602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江苏大学生走进滨江要塞“江阴”,发掘其中红色底蕴

为了增进对江阴红色文化的了解,深入挖掘江阴的红色地方精神,更好地传播江阴的红色文化与故事,东南大学“红色征澄”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23至2022年7月29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街道…… deep thinking 东南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 ——悦享流年,展望未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首望,风雨兼程皆过往;朝前望,征途遥遥满希望。回望昔日历程的点滴岁月,怀揣着对绚丽明天的热切憧…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光影之翼服务队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十一

为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沟通能力,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15日,光影之翼服务队携传媒…

宣传“延安精神”,使其永放光辉

大学生网报新乡6月17日电(通讯员翟星月)“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

国潮荔枝大有可为,镇容镇貌加速出圈|广东财经大学师生赴化州市合江人民政

6月13日,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张国俊老师率领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至化州市合江人民政府开展实地调研,旨在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从…

水色天韵实践团参观徐州水文的水质采样工作

6月13日,水色天韵实践团两名成员于云龙湖参观徐州水文的水质采样工作。本次活动通过参观徐州采样工作,使实践团成员了解采样…

最新发布

古韵重现:青州古城的文化探索
为了让更多的人对位列于九州之一的青州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进一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潍坊青州实践服务团在2024年1月23日至1月24日期间在潍…
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赴三明市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三明地区红色文化,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红色文化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贯彻于实处,2024年1月19日,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红筑…
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24日电(通讯员任清柠)曲阜师范大学“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为了解山东丘陵地区耕地流转情况与农村妇女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林果产品销售的情况、推动乡村耕地农业规模化经营,并以此来为政…
师道星光闪,感念师恩行
教诲如春雨,感念师恩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无数的前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让他们茁壮成长。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担当。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职业…
以专长服务社区,注入青春活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大学生返乡服务基层,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服务社区、推动家乡发展逐渐形成浪潮。为了给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2024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
洞悉校园霸凌,推动反校园霸凌立法完善
【洞悉校园霸凌,推动反校园霸凌立法完善】近年来校园霸凌和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和法律后果,加强未成年人身心安全和校园安全保护迫在眉睫。尽管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重拳频击,陆续出台政策性…
“聚焦社会实践,锤炼社会能力”社区实践感悟。
“聚焦社会实践,锤炼社会能力”社区实践感悟。图为社区卫生保护,初心燃梦队宋慧供图图为大型超市的秩序维护和基本服务,初心燃梦队宋慧供图为响应学校号召,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我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化学…
千人学子麟乡行:以行动践行服务社区的青春誓言
为了积极号召返乡才子坚守初心,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并以更丰富的项目和更高效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社区更加美好和谐,2024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实践队…
理性区分校园欺凌,正确应对校园暴力
【理性区分校园欺凌,正确应对校园暴力】近来,校园暴力恶劣事件不断进入公众眼目。公众愤怒之余也关注并深入挖掘校园暴力相关事件,心惊胆颤地发现校园暴力事件并不少见,而是切实的存在在每一位同学的身边…
及时发现问题,改善社区民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区内的社会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2024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实践队队员走进山东滨州市博兴县多个社区,展开了一项社区实践调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