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参观历史遗迹,再寻红色经典

来源: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新四军记忆追溯小

为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体会蕴含着历史沉淀下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内涵,深刻理解中共党员与人民群众在时间长河中共同创造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了解新四军第七师皖南支队兵工厂从初期建立到改革开放再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相关历史经典及发展状态。2023年7月7日巢湖学院新四军第七师红色记忆的田野探碛与资料收集实践团第一小队前往铜陵市义安区泉栏村新四军第七师皖南支队兵工厂遗址进行实地调研。

在小队正式出发前,成员们通过查找网上资料了解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七师面临日、伪、顽势力的三面夹攻,战况空前频繁,军火供不应求,抗战环境艰苦恶劣,损失惨重,在此等情况下,为支援前线作战,同年10月新四军第七师决定成立军工部,设立兵工厂。在抗战历史上新四军第七师皖南支队兵工厂对皖南一代抗战起着革命基石作用。而其取得的成就如若没有明确高效的管理,先进技术的引进,革命战士的艰苦奋斗是无法做到的。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季节在变换,时间在更替,始终坚守不变的是革命先烈们坚贞不渝、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英勇品格。红色经典在历史的长河的洗刷中熠熠生辉,其文化滋养的是时代精神。

在参观完泉栏村抗日民主政府后,为使路线更具规划、更贴近实际,尽可能收集兵工厂有关资料,小队首先来到泉栏村村部。“新四军皖南支队兵工厂因地制宜,利用山石制成土地雷,收集战场上的就弹壳二次加工成了新的子弹”,工作人员向小队成员叙说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小队成员们进一步了解到兵工厂的运行管理流程和革命先烈在艰苦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智慧。军工英模——吴运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器制造专家。他于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地下组织工作在这之后,被派到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在农舍的茅草棚子里开始了军工生涯。他是新四军第七师兵工事业的创建者。皖南到苏北,再到淮南,然后转战淮阴、沂蒙山,后又渡海到东北的大连,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吴运铎带着7个学徒,每年为前线生产子弹60万发,为了研发枪弹,他三次负重伤,4根手指被炸断,左眼被炸瞎,一条腿被炸断,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结合网络上的资料和工作人员的讲述,不难想象当时年代兵工厂的的繁荣、时代的氛围和历史背景。在了解相关历史信息后,怀抱着一探皖南支队兵工厂的真容的想法,小队启程前往兵工厂遗址。当风吹过漫漫古道,带动道路两侧劲竹发出阵阵声响。在采访当地居民过程中,小队成员听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和历史事件。比如,在兵工厂的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工人和士兵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付出不仅让这个兵工厂得以顺利建成,也让成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困苦。

在当地居民的代领下,小队来到了兵工厂旧址。昔日规模宏大如今只留下一块纪念碑,上面写到:“为打破抗战时期日伪封锁,在泉栏村金竹涝竹林内生产手榴弹、炸药和子弹,修理枪械,制造模具等。在极为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制造出大批的武器和弹药,保障了前线的供给”。星海横流,岁月成碑。碑铭上的文字虽短,但其上囊括的却是岁月风雨中在历史长河中给后辈留下的宝贵财富。79年来,兵工厂默默伫立在金竹涝林中,伫立在洒满热血的土地上,成为新四军的精神坐标。

参观兵工厂旧址是一次有意义的历史之旅,它让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四军第七师近代历史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历程,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了解新四军第七师的历史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时代的一员应该珍惜这些历史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wb.com/shijian/6437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校高中协同共建,五“育”并举,综合育人

5月9日,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联合南充高级中学,在南充市荆苑社区都市田园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协同育人,五‘育’并举”主题教育活动。西南石…… 谢青洗 杜建钢 彭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院团委青工部进行换届面试工作

(通讯员郝轩跃蔡祎晴)6月1日上午8:00—10:00,共青团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在景德楼中栋108教室进行了换届面试工…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学党史,知团史,争做合格接班人
大学生网报赤壁7月10日电(通讯员陈怡帆)为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贯彻学习党史团史,深度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勇担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培育爱国主义精神,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
追忆红色经典,探寻铁军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抱以深入感悟探寻革命先烈英雄精神、了解革命战地历史故事的满腔热情,我们巢湖学院新四军第七师红色记忆的田野探碛与资料收集实践团第一小队便来到了安徽省铜陵市展开…
萤萤之火,照亮心灵,点燃生活
大学生网报上海7月26日(通讯员陆书佳)自7月1日起,在这个充满温馨与爱心的暑假里,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的各个社区积极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萤萤之火,灼灼凤华”团队开展了为期…
红色足迹探访——走进乡村振兴中的红色实践基地
导语: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指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党支部组织成员踏足西安各红色实践基地,通过深入探访,广泛普及红色文化知识与推动景区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积极能量。…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查乡村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武汉6月10号电(通讯员周启铭)农业是乡村衡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疫情后乡村居民的农业回复水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社会调研队于6月3日前往孝感市云梦县长塘村对其中的居民开…
南财学子三下乡: 深耕一粒果,富民促振兴
为探究PPP项目在现代农业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源于心,下乡情”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于7月28日下午来到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碧根果育苗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乡村振兴为民兴,农业PPP模式前景广阔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七月末,南京财经大学“源于心,下乡情”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江苏省泗洪县采访财政局杨学平局长,了解PPP模式…
乡村振兴为民兴,乡村建设为民建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了更全面深刻地认识PPP模式的实施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和作用,我院学子“源于心,下乡情”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于7月30日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青阜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南财学子三下乡:反哺三农情,筑梦泗水行
为探究PPP项目在现代农业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源于心,下乡情”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于7月28日下午来到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碧根果育苗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艺绘青春实践团社会实践
笔下艺绘美丽,青春共创文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