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星火“夏”乡,丹心筑梦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匡奕

“七月苦夏虽夜短,亦有情长纳微凉。”七月一日,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宜人·宜地·宜情”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踏上征途,出发前往江西省宜丰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我仿佛穿越时光,与历史的英雄们共鸣。这座英雄城市,是一本永不翻篇的书,一幅铭刻着无数牺牲和付出的画卷。在熊雄故居,仿佛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思绪回溯到那个激荡的年代。1922年,那是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宜丰县第一位共产党员熊雄在这里迈出了改变命运的重要一步。然而,如流沙般逝去的五年光阴,将他推向了牺牲的深渊。虽然他只有短暂的35年生命,但在黄埔军校的岁月中,他孜孜不倦培养了一批革命精英,为革命的事业贡献良多。离开熊雄故居,我来到黄沙大捷纪念碑前,那是一个见证着血与火、生命与信念交织的地方。“黄沙大捷、战胜强敌。万众一心、三军奋力。冲锋陷阵、斑斑碧血。红军英名、永垂日月。”肖克上将的诗篇,宛如一面面镜子,将我带入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我几乎可以听见战士们咆哮的呐喊声,感受到硝烟弥漫中他们的坚定。站在红军战士墓前,一股肃然起敬的情感涌上心头。他们无畏的战斗精神,那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在这里得以真切地传递。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英雄的付出,历史的长河中汇聚了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正是有了这些英雄们的坚韧与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定与幸福。站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不禁感叹时间的洪流,也更加坚信,在任何时代,那份为理想和信仰而战的勇气和坚定,都将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一封封信件,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寥寥数语便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感谢宜丰县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能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议上为大家宣讲红色故事,我倍感荣幸。在这场宣讲中,我准备了井冈山上的红军妈妈——曾志的故事。每每读到曾志的故事,尤其是她为了革命事业选择舍弃自己的孩子片段时,我总是从内心深处迸发出颤栗传至全身,进而红了眼眶。她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她的一生,甚至在死后,都没有为她的子女留下一分一毫,而是将遗产全部都捐献给了国家的希望工程。身处和平年代的我,在没有深入了解这些红色故事前,只知道他们为了革命付出了很多乃至生命,却难以想象为了国家他们做了怎样的流血与牺牲。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在曾志等英雄的故事面前,我不禁反思自己是否能够在逆境中坚守理想信念,是否能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的建设默默耕耘。在台上看着下面默默拿出纸巾擦拭眼泪,这一刻我找到了红色故事宣讲的意义: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给当下的人们,唤起大家对于理想、信仰和奉献精神的深刻思考和共鸣。这些信件照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通过这些红色故事,我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那个特殊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磨难和豁达。宣讲红色故事,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警示和激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了能让老年人感受青年学子的关怀与温暖,我们拜访了老党员和贫困户家庭。在出发之前,我十分担心,会不会和老人家没话说,会不会打扰到他们,但是所有的担心和忧虑在见到他们的那一刻烟消云散。尤其是当他们抓紧我们的手,分享艰苦过往,传递理想信念时,我的心也被深深触动,潸然泪下。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虽然国家已经全面脱贫,但是依旧有人因为疾病等原因深陷在生活的沼泽中。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的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引领人民富裕、幸福的历史使命。希望日后我也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尽我所能改善民生问题,投身于各项基层工作,将党的政策宣传落到实处,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与关怀。不论是老党员还是贫困户,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伟大事业的组成部分,我应当带着理解、耐心和真诚,倾听他们的声音,努力帮助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爱。我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社会,为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

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收获,在实践中成长。在这期间有过争吵,也有过欢笑,流过汗,也流过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下乡过程中能够亲身品味英雄的光辉事迹,亲自感受民生民情,亲眼见证祖国的大好山,对我来说受益匪浅。这种成长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升华,是由内而外的转变,让我变得更加成熟,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三下乡虽然已经结束,但我却会将这份宝贵的经历永远铭记于心。

http://www.dxswb.com/shijian/6363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遇见你们,真好--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这一个多星期的经历,感慨万千。总结这几天的日子,只能说痛并快乐着。虽然这几天我们每天很累,每天要准备下一天讲授的内容,总结这一天授…… 朱梦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国学小课堂之传统节日--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筑梦英才暑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开始倒计时了。今天下午是国学小课堂的倒数第二节,今天我们讲授的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来源于我国古代生产生活及精神崇拜,体现古人的生活习性、…… 朱梦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字看人生——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

中国有一种说法,字如其人,意思是说从字足迹能看出写字人的性格。我们常在信件和文件上签名,殊不知,笔迹是能展示写字人的个性。不过,笔迹总归是后天形成的。写字人的字迹是根据诸如…… 周晓涵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翰墨人文——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 周晓涵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诗书国学——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实践

“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一种高雅,比如我们无论何时欣赏美景时都能记得学诗的好处,就能出口雅致。那再来说说“腹有诗书”中的“书”吧。书,是读书、也是作文、…… 赵晓雨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启蒙国学——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实践

国学文化是中华的传统瑰宝,是每个炎黄子孙应该重视的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出门见到美景说“良辰美景奈何天,姹紫嫣红开遍”的孩子和张嘴就来“哇,太美了!”的孩子肯定是…… 赵晓雨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翰墨书法,艺术人生——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 杨志杰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笔墨书天地,传承续丹青——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书法是“文字”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根据一定的书写规律和审美规律表现出来,并且表达书者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有记录思想、交流信息的功能,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并且书法是中华民族…… 杨志杰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锐意前行,说干就干”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展开实地调研,了解职业农民教育情况
乡村振兴是“中国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是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能否实现的关键。为深入了解基层农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水平差异,明确下一步教育方向,帮助…
在实践中明确青年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古人有言:民以食为天。2023年7月25日,我跟随曲阜师范大学“隐入烟尘”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一起乘车来到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走进美丽乡村,在实践中明确青年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走进农业大棚,感…
湖二师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手势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团队来到湖北京山进行支教活动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志愿者们精心设计和计划支教课程,为了给小朋友们更多完美的体验,在平常制定的上课计划中会增添一些有趣的…
怀满腔热忱,与“医心童行”
伴随着阵阵蝉鸣,忙碌的期末周之后,令人期待的芙蓉学子也如期而至。在学校领导老师的指导和国家的引领下,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心童行”实践团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马路镇八角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
美丽环境绘出绿色乡村振兴图
因地制宜,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之路。实践团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在连江县祠台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除草驱虫暖人心”活动。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一同耕种田地…
萤火温暖你我,微光照亮前方
中国青年网盐城8月22日电(通讯员陈雨欣)七月的夏日,洋溢着年轻的朝气和无限的活力。面对酷暑,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学子在泰州和自己的家乡地并未退缩,他们于炎炎烈日下以萤火微光为暑假的孩子们指引前…
【化学与化工学院】曲园学子三下乡——打扫养老院
在社会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打扫了养老院,体验了社会中的平凡工作,度过了一段有意义的假期。图为实践队员打扫养老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唐慧成摄在社会实践中,我不仅了解了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还提高了自身…
艺术点靓乡村,推动乡村振兴
奋斗新时代,实践正青春。学生们通过此次墙体彩绘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乡村,认知乡村,了解乡村发展状况,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充分发挥其特长服务社会,为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文化发展贡献了青…
广西学子三下乡:数字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探寻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为提高实践能力,响应乡村产业振兴和数字文旅发展规划的要求,切实感受数字技术对于文旅融合发展乡村的实效性作用,2023年8月,广西师范大学“探旅追数”调研团队于桂林市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千祥村、同仁村和全…
寻红色文化,承红色精神
安徽学子返家乡:寻红色文化,承红色精神中国青年网安徽7月8日电(通讯员王金龙)7月8日,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更好的践行红色文化思想的传播,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