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关于家庭教育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重要性的调查研究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作者:“星火成炬”暑期

报告题目:关于家庭教育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重要性的调查研究

学校: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黄长飞 黄轲岩

团队:南京财经大学“星火成炬”暑期支教团队

指导老师:布丹丹

团队成员:黄长飞 黄轲岩 林腕儿 陈艳兰 陈硕 蔡靖荃 谢品逸 黄宇宸 蔡顾瑀 韩丽

实践时间: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11日

时间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花园镇刘李学校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探究乡村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困境及应对之策,有效促进乡村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星火成炬”暑期支教团队在支教过程中,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支教团成员们在了解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性格情况、家庭条件之后,在征求了同学、家长和校方同意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学生访谈、家庭探访以及对学校领导老师的专访,形成了一份较我国落后地区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的报告。

关键词:支教;乡村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公平

一、实践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家庭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家庭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具体实施的基础和动力,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储备。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家庭教育,提升乡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质,使家庭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实现。

霍邱县花园镇刘李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其生源以周边乡村地区为主,而学生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超过了一半,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弥补特殊学生群体的家庭教育也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图为支教老师和小朋友开展“梦想课堂”活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长飞 供图

二、实践目标

本次实践的目标是了解乡村地区家庭教育的质量及不足之处,促进乡村孩子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一)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通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乡村家长提升教育意识和家庭教育水平,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使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关注留守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

针对留守儿童群体,设立关爱服务站点,提供心理辅导、兴趣培训和文化活动等服务。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减轻他们的负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弘扬家庭教育传统

通过加强文化传承和家庭教育传统的弘扬,让乡村家庭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传承尊重长辈、尊重传统的价值观念,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和道德观念,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感。

图为支教团成员对特殊学生进行家访。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长飞 供图

三、实践内容

(一)学生访谈:“我不想成为家庭的累赘……不想拖社会的后腿。”

在支教团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课堂上谈到了关于学生未来的梦想,在倾听了同学们分享的独一无二的故事之后,支教团的成员们都深有触动。在深入交流之后,调研组决定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商讨确定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案,在孩子们的允许下对孩子们进行了一对一的采访,同时为了记录下来客观完整的调研内容,采访过程团队采用全程录音的形式加以记录。研究总结了大量数据样本,调研组发现:学生的家长大多外出务工,因此学生的人生目标有着很大限度的自由,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培育的学生往往更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是热切的,如若教育资源能够更上发展,相信这些孩子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在这片所有资源都相对匮乏的土地,孩子们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父母,最大程度地资源利用化,少计较,不抱怨,明事理,肯吃苦,勤奋斗,让人感到十分欣慰。

图为支教团成员与学生进行访谈。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长飞 供图

(二)家长访谈:“我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什么能力,看到他学习不好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我还是很想看到他能够走出乡村,走向城市,走向外面的世界。”

家访,作为调研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通过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做到对孩子学习生活情况的了解,以利于孩子的成长。家访并不是老师向家长告孩子的“状”,而是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孩子自己心里压抑很久的心里话,偷偷告诉老师的秘密等拿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支教团的小老师能够切身感受孩子们所处的原生家庭环境与氛围,与他们的生活产生进一步共情,真正实现家校协同育人。

通过对许多同学的家庭进行访问,支教团队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表示,他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未来前途似锦,但同样他们不会逼迫他们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会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让他们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并且,家长们也表示即使无法成才,也需要学会如何做人,不能成为社会的累赘。

“在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我们也跟他们分享了外面世界的美好,将我们的学习经验经历分享给学生,但是我们发现我们这样做似乎错了,这些家长们的学历虽然并不高,只能求生于乡村的他们身上有着更加美好的东西,他们动手能力强,为人处世淳朴又善良,可能只是被我们所谓的‘学习好才能出人头地’的固定思维所掩盖。所以,我们始终坚信这些孩子们都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支教团队成员在访谈之后这样说道。

图为支教团成员在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长飞 供图

(三)老师访谈

“我们学校的生源大多来自乡村,主要面向周边村镇,有很多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导致很多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跟别人亲近,因此我们学校会更加地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学校比起其他学校的一个优势可能就是我们学校有一个心理咨询老师,也有开设一个心理咨询室,会关注学生的动态,在尊重学生意愿以及照顾到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根据有需要地去安排学生进行一个心理咨询,当然学校也经常会开设一些讲座活动,带学生一起写信、寄信,也会适当对学生家庭进行不定期走访。”

谈到师资方面的问题,邓主任表示学校老师共有39名,包括2名研究生学历的老师,6名专科学历的老师,然后其他的31人均为本科学历。关于师资缺乏问题主要就是缺一些小科的师资力量,比如音体美老师,刘李学校目前只有一个音乐老师,一个美术老师,一个体育老师,再比如像初中的物理,化学老师也较为缺乏,各学科师资分配不太均衡。再者,学校的硬件设施也不够完善,比如遇上汇演连需要一个大场地都无法满足。因此学校的生源流失问题近些年也比较严重。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描述,但是支教团的每位成员都感受到了邓老师对孩子们的殷殷期待,她想要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福利,同时也相信刘李学校的学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够达到更高更大的平台。

图为支教团成员在采访刘李学校邓老师。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长飞 供图

(四)学校校长:“先有父母心,再有教育人;让乡村孩子也有春天……”

刘李学校的罗校长已经从教29年,是土生土长的霍邱县人,他表示乡村教育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乡村的孩子更需要优质的教育。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目前乡村的教育条件有所改善,但乡村孩子在学习习惯、家庭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学校、教师的引导工作责任重大。

“乡村的孩子也有春天。”罗校长致力于给每位乡村孩子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个孩子充实、快乐、健康。在罗校长的带领下,刘李学校针对这些不足,基于花园镇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特殊同学较多的现实情况,开展了注重家庭教育、抓课堂、抓活动等一系列工作。

图为支教团成员在对刘李学校的罗校长进行采访。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长飞 供图

四、实践总结

(一)乡村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乡村青少年生活上缺少照料

结合网络上查询到的调查研究结果以及支教团家访的结果来看,随着城镇化建设及农民工进城务工,我国乡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为主,这导致了我国乡村青少年存在以下几种监护类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的隔代监护;爸爸或妈妈单人监护的单亲监护;叔叔、婶婶等亲戚朋友监护的近亲监护;哥哥、姐姐监护的同辈监护;自己照顾自己的自我监护。乡村青少年在生活中,监护人只能保证其温饱问题,对饮食的均衡管理、穿衣的行为规范、生活的日常技巧等都少有问津,在隔代监护类型中经常会出现青少年反照顾监护人的现象。

2.乡村青少年学习上缺乏指导

乡村青少年的监护人可能文化水平较低,部分监护人只能对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课程进行指导,大部分监护人只要求青少年能完成家庭作业,对青少年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则表示无能为力,更不会根据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去培养他们。根据支教团的实践调研结果来看,乡村青少年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进行隔代监护,或者爸爸妈妈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这都导致了乡村青少年在学习上缺乏指导的情况。

3.乡村青少年情感上缺少关爱

在心理学中认为倾诉能减弱恐惧、惊慌等情感的反应,能激活控制情绪冲动的大脑区域,并可以缓解悲伤和愤怒。对待倾诉就要像对待生活中的垃圾桶,桶是人的内心,垃圾就是各种负面情绪、烦恼等,如果不及时倒垃圾,垃圾就会越来越多,直到溢出,使人崩溃。但乡村青少年监护人由于繁重的农活无时间与青少年进行交谈,或乡村青少年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不能当面倾诉,或乡村青少年与监护人存在巨大代沟不愿交流等,都使其在情感上处于缺乏关爱状态,而这一时期正是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养成的关键期,长此以往会导致乡村青少年出现敏感、自卑、孤僻、易怒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图为团队指导老师课间与小朋友互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长飞 供图

(二)乡村青少年家庭教育发展对策

1.家庭方面

优良的家风、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单个家庭奋发向上的基础,也是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质内涵。农村青少年家庭教育良好发展的前提是要提高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意识,重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拥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这样监护人才能使用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教育青少年。农村青少年的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合理安排外出方式,或父母轮流外出务工,或选择就近务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许多企业、公司都在农村设厂,将有效缓解农民工外出务工而不能陪伴孩子的问题。同时农村青少年的父母和监护人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耐心倾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多鼓励孩子,多与学校交流,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做到缺席不缺位。

图为走访学生家庭生活情况。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长飞 供图

2.学校方面

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改善农村地区教育办学条件的主要抓手,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村学校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针对农村青少年所共有的特性进行合理教育,针对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也要区别对待,要注重加强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辅导,不能只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判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对于农村的留守青少年应建设寄宿制学校,对其进行监管和引导,让教师代替父母,弥补农村青少年亲情缺位的心理伤害。学校还应多与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教会监护人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监护人的教育素养。

在支教团与刘李学校邓主任和罗校长的访谈中我们得知,由于刘李学校的学生中存在不少单亲家庭以及留守儿童,因此校方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为此成立了“霍邱县花园镇刘李学校家长学校”,同时校方也会定期对特殊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3.社会方面

社会对乡村发展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而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和均衡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社会层面应该多部门联合,积极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属性,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调动全社会的关注度,唤起社会关爱农村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意识,形成关爱农村青少年的良好氛围,形成一个关爱农村青少年的大环境。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政府协调落实针对农村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帮扶政策,借助社会公益力量,动员志愿者深入一线,为农村青少年献计献策,提供专业的教育、心理、安全辅导等知识。

本次“星火成炬”暑期支教团队基于刘李学校具体实际情况,与校方协同推进持续深化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计划,开设了包括心理健康、思政、摄影、美术、安全教育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助力刘李学校学生全面发展。

图为“星火成炬”暑期支教团队代表南京财经大学向刘李学校捐赠物资。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黄长飞 供图

五、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教育也会有质的提升,我们也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农村青少年教育生涯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性、独立性,家长、学校、社会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清晰的教育目标,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关注乡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共同促进农村青少年家庭教育的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朴婷姬,方石清.缺失与重构:乡村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家校社合作共育[J].大连大学学报,2023,44(03):139-144.

[2]张惠娟. 乡村儿童家庭教育亟待关注[N]. 人民政协报,2022-05-18(009).DOI:10.28660/n.cnki.nrmzx.2022.003313.

[3]郝肖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青少年家庭教育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J].公关世界,2023(12):52-54.

[4]金勇. 家庭教育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N]. 中国妇女报,2023-08-15(002).

[5]张荣芳.“乡村振兴”须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2(12):62.

[6]郭竹.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留守青少年 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活力,2022(14):148-150.

http://www.dxswb.com/shijian/6335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习新思想 了解新文化

(通讯员熊争)5月24日,武汉科技大学机电2203班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学习活动,全体同学前往学校内的廉园,实地开展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活动。廉园作为武汉科…… 熊争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融入理论学习 展现时代风貌

(通讯员杨翔然)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篮球队在5月20日组织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团队建设活动,前往廉园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体育与理论学习的…… 杨翔然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参观红色基地 领悟红色精神

(通讯员夏子鹏)一行由当地学校师生组成的参观团队在红色基地展开了一次难忘的党史学习之旅。这次参观活动旨在通过近距离接触红色基地,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激励青少年继承…… 夏子鹏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引领中国发展 贡献世界智慧

(通讯员王浩然)近日,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这一理论体系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战…… 王浩然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学习习概坚定信念 分享感悟共同奋进

(通讯员潘欣)5月17日,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星光通讯社的全体成员怀着崇敬与学习的心情,前往武汉市黄陂区党史学习基地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红色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共同学习…… 潘欣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学习新思想,共筑中国梦:武汉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宣传部廉园交流展

(通讯员潘欣)5月16日,武汉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宣传部组织全体成员前往武汉科技大学廉园,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交流活动。在廉园的学习过程中,宣…… 潘欣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体育部户外教学 毛泽东理论焕新生

(通讯员王浩然)在春意盎然的时节,武汉科技大学体育部迎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师生对毛泽东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体育部组织学生前往户外一…… 王浩然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乒乓心语筑梦想 大学使命育英才

(通讯员师龙飞王乐郭心怡)“点滴理想,汇聚成海,持之以恒,触及星辰。”为激发余河学校的孩子们保持梦想并勇敢追求,5月2日,我校搜搜志愿者协会于余河学校与孩子们互动,并进行深入的…… 师龙飞 王乐 郭心 武汉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锐意前行,说干就干”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为爱支教
中国青年网阜阳7月17日电(通讯员王杰敏)为使广大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7月初,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
怀揣梦想,深入访谈一访谈首届公费师范生
怀揣梦想,深入访谈一访谈首届公费师范生为庆祝江西省实施地方公费师范教育10周年,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组织开展了“访谈江西师范大学首届公费师范毕业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7月10日上午,实践小组…
悟台儿庄战役革命意义
抚今追昔,台儿庄已不纯然只是一个地名,它是一种象征。它是中国军人保国卫民、视死如归、不屈不饶的精神标志,是中国军民同胞团结御侮、必胜必成信念的历史丰碑,更是中国永不被征服的历史体现。红星闪闪实…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赴宣城市宁国市“缅怀先烈,传承家风”
中国青年网滁州8月20日电(通讯员刘佳惠)为大力弘扬和培育学子们的民族精神、树立尊老爱幼、家庭文明的新风尚,让学子们明白好的家风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激发向好、向善的本性,增强学子们的民族自…
暑期溺水需宣传 关爱老人在行动
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顺应时代潮流,以己之力,振兴乡村,我们赴明光市美好乡村志愿公益小分队决定于6月28日至7月5日前往明光市紫阳村开展美好乡村志愿活动。本次乡村…
同仇敌忾
红星闪闪实践队队员们在参观台儿庄战役纪念馆过程中,在队长的指引下,共同回忆了台儿庄战役:八十五年前,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以牺牲三万将士的代价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的胜利,是自卢沟桥事变之后,中…
新时代乡村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 ——学习“振华精神”,延续思想脉搏
新时代乡村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学习“振华精神”,延续思想脉搏摘要: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教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教育是全国的…
“科创赋能促发展,青春奋进展担当”暑期社会实践感悟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接触社会,进一步认识国情,加强爱国主义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支教花开颍上
中国青年网阜阳7月17日电(通讯员王杰敏)为使广大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酷暑的七月,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
重温经典文学,体悟文学底蕴 ——重访杜甫草堂,寻找诗史之魂
弘扬人文精神,传承文学遗产。为了体悟各地文学作品的时代之风与历史精粹,增强对我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近日,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重温经典实践团通过探索各地优秀文学遗产,展现成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