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文法萌芽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来源: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文法学院 作者:文法萌芽小分队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文法萌芽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团结引领青年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七月初,山西晋中理工学院组建了十支由师生构成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山西各地。我们所在的文法萌芽队则秉持着“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的理念走入长治武乡岭头村进行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基层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7月4日下午四点,文法萌芽队的成员们背起行囊从各地集结至太原南站,怀揣热忱与期待出发,乘坐高铁前往山西省长治市红色武乡岭头村。近一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抵达长治市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盘旋山路是我们对岭头村的第一印象。简单安顿后,指导教师柳杨举行了简单会议,部署此次实践的行程,人员分工以及注意事项,使团队成员在接下来的暑期实践中更加明确了目标和此次暑期实践的意义。

为了更好服务群众,振兴乡村。会议结束后,我么们简单问询了所居住庭院的老人,了解到现在村中大多为老年人,以种植谷物类农作物为主,尤以售卖小米为主要经济来源,梨园、艾草种植基地、光伏发电厂等也是村内特色。

七月,骄阳似火,炎热的天气并没有消磨我们的热情,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服务社会,实现自我,服务人民,回馈社会。让大家体会到我们的热情、温情与真情。青春飞扬,我们不畏艰辛,砥砺前行!

探访农村电商,助推脱贫攻坚

“我只上过四年小学,当时56岁,在党组织的亲切关怀下村支书积极动员我们去学习……”,我们在和岭头村“电商第一人”郭晋平阿姨的采访对话中了解到,她克服了年纪较大、知识水平受限等重重困难,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电脑,利用互联网+线上平台销售特色农副产品,不仅让自己成为远近皆知的致富能手,还带动当地村民响应国家政策,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奔富裕路。郭晋平阿姨的电商平台不仅同国内企业合作还与亚马逊公司合作,将岭头村的特色农副产品远销意大利等国家。她教导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机遇来临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不懈奋斗,终会走向成功。

在对岭头村脱贫户的采访中,奶奶们纷纷表示,脱贫以来,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带来了相应的好处,这一切归功于国家的脱贫政策,感谢政府对农村、农民的重视,感谢村委会大队的支持。“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青年学子只有深入基层,走进乡村,才能真正的了解乡村、认识乡村,才能根据乡村特色,为建设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拓宽乡村产业,落实农民收益

推进乡村振兴,让村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是其基本的出发点。长治市武乡县岭头村正是在国家和政府的带领下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文法萌芽队在负责人带领下深入到岭头村的艾草产业园区及当地光伏发电场,更好了解当地农村发展状况。

岭头村正是在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艾草及光伏发电相关产业,优化了农村能源供给结构,使新能源逐渐普及,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极大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农村建设会更加美好,农业发展会更加牢固,农民生活会更加幸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留存乡村记忆,凝聚振兴力量

一部村史,几多乡愁。乡村记忆馆是记录村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萌芽小分队全员参观了岭头村乡村记忆馆,了解了岭头村过去的生活生产方式,体会到了近年来岭头村的变化之大。脱贫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为了更好的了解岭头村脱贫发展之路,队员们观看了当地脱贫电影《一个不落》,对岭头村的发展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忠诚奉献不断铸就的,今天改革发展的生动局面、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老同志、老党员作出的巨大贡献。队员们带着崇高的敬意走进老党员的家中,与老党员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故事,传承红色血脉,凝聚新生力量,带领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加大普法宣传,彰显青年担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法律是提升乡村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稳定发展需要发挥法治效应。文法萌芽队根据岭头村发展实际,发挥专业优势,为岭头村村民开展了一场普法宣讲活动。在宣讲过程中,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学生讲解等形式向村民普及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知识,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村民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以事实讲法,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维护村民主体地位、保障村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进一步助推乡村法律文化与发展。

此次宣讲,文法萌芽队不仅展现了晋理学子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彰显了新时代新青年过硬的本领和高尚的品格。全面振兴的乡村必然有着鲜明的法治底色,将自身所学知识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得以充分应用,立足农村普法宣传,诠释晋理学子的技能与热情。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让法律文化为维护农村稳定添砖加瓦,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和创造力;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努力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乡村振兴的奋勇者、践行者,让实现乡村振兴的燎原之火生生不息。

重温光辉党史,增强民族自信

为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我们举行了中国故事宣讲大会,会议主要围绕党的发展历史,宣传党的光辉和光荣传统,学习革命前辈的感人事迹,感悟时代楷模创新创业的艰辛历程,增进大家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会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和民族团结。

如今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因此,我们开展了普通话宣讲工作,要让村民明白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并且能更好地了解普通话,会说普通话,讲好普通话。

文法萌芽队队员们为村民发放学校宣传手册,并根据宣传海报,对我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着重对学校的学科优势进行介绍,让学弟学妹们对我们学校的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让他们对报考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有了更大的兴趣。

文法萌芽队“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总结大会正式开始,柳杨老师对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表示祝贺,并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反思本次实践活动的得失,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汲取经验,打造一支更团结的学生工作队伍。同时,还对岭头村党支部干部、岭头村村民以及各位同学表示了感谢,正是有了大家的相互包容和配合,才使得本次实践活动得以成功举办。岭头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堂发言表示,非常感谢小分队的到来,希望大家可以常回来看看,岭头村的发展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大学生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的乡村振兴工作献力。会议最后学生代表王枭同学和刘森浩同学进行了感悟分享,大会结束后小分队成员和当地村民合影留念。

7月9日下午,我们结束了在岭头村五天半的生活,启程前往“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红色武乡。

到达武乡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八路军纪念馆,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珍贵的文物,感人的照片,震撼内心的历史故事,使大家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一股敬佩与爱戴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正是在这个简陋的小院里,共产党人运筹帷幄,取得了对外对内战争的全面胜利。”在讲解员生动、细致地讲述下,每一位队员都深受教育,先辈们那种不畏艰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让大家深受感染。参观结束后,大家表示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牢记历史,努力学习。

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了解体会革命历史时期的特殊情况,由心产生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让同学们能够加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更深刻的认识到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是武乡真实的写照。2022年7月10日,文法萌芽队队员集体走进了武乡八路军文化园。文化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赋予了光荣而厚重的历史感,八路军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也浮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

走进八路军文化园,首先看到凤凰山上高耸的纪念碑,它庄严而肃穆,同学们在此缅怀革命先烈,步入纪念馆,看着一幅幅珍贵历史资料图片,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炮火连天的战争时代,感受到八路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同学们认真仔细的听着,近距离的感受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八路军和太行儿女抗战中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个人,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肩上振兴国家的重担。接着看到的是一双手握长枪的雕像,手腕是那样的刚劲有力,枪口仿佛冲破了天穹,向同学们展示着当年八路军战士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一张张图片,一件件物品,时间仿佛瞬间倒流,眼前浮现着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情景,那是无数中国人的鲜血才换来了今日冉冉升起的新中国,同学们肃然起敬,听着讲解员的话语,感受穿越百年所带来的红色精神。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揖逐浪向未来。”在这次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深入农村体验生活,通过不断地走访和了解实际,感悟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我们充分发扬“谨信博学,经世致用”的校训,学党史,悟思想,担使命。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文法萌芽队”的同学们始终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忘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

http://www.dxswb.com/shijian/4735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校高中协同共建,五“育”并举,综合育人

5月9日,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联合南充高级中学,在南充市荆苑社区都市田园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协同育人,五‘育’并举”主题教育活动。西南石…… 谢青洗 杜建钢 彭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院团委青工部进行换届面试工作

(通讯员郝轩跃蔡祎晴)6月1日上午8:00—10:00,共青团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在景德楼中栋108教室进行了换届面试工…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真情贴近学生,用真心传递爱
为响应国家“驻足新农村建设,振兴乡村教育”的号召,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7月17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毛嘴小桥口村陪伴儿童度过…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贾窑,欢乐开班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2日电(通讯员贺子蒙)贾窑村,地处仙桃市郑场镇,碧绿成荫,河湖相连,一派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景象。7月12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大力推广和宣传乡村振兴的政策及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
河南学子三下乡:助力疫情防控,绽放靓丽青春
大学生网报北海7月17日电(通讯员李梅)2022年7月12日北海市区暴发疫情,全市确诊人数不断增加。为进一步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自2022年7月12日以来,河南科技学院学子不辞辛苦,积极…
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党建中心“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序进行中7.17
2022年7月17日,随着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党建中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寻湖之记忆,绘党之风采”团队的成员们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7月17日早上,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党建中心主任梁馨尹、贝玥下达了团队任…
伴我同行之安全教学
撰稿:吴坤梅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于暑假期间给吴川市上榕小学四年级的同学进行三下乡支教活动,第一节课则进行安全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夏日炎炎,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考虑到往年学生溺水事件频…
挖掘红色资源 助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挖掘红色资源助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近年来,田东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并坚持把红色基因传承贯穿于党员教育全过程,助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田东县以百色起义革命教育…
“河科大学子重走红色足迹“洛八办”,体悟红色文化”
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红心向党”宣讲实践团重走洛八办为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红色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红心向党”宣讲实践团于2022年7月10日…
走进休闲生活,观察民生发展
走进休闲生活,观察民生发展——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时代在发展,民生也在进步。随着人们的生活变的越来越好、越来越丰富,我们身边的文化活动、娱乐活动也随之增加,人们也有了越…
二师学子三下乡:为爱支教,振兴乡村教育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6日电(通讯员董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孔子的咨询咨询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明哲悟理“社会实践
科技文明带来的自我认知、人际冲突、伦理问题、价值问题成为人的最大问题。哲学咨询正是为了帮助人们寻求这些问题的解释。《论语》其实是一种一问一答的哲学咨询过程,也是一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