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志愿事迹|肩负重任,逆行出征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王晓楠 胡海湾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志愿事迹

(通讯员 王晓楠 胡海湾 图片 李士鹏 刘传 李仕龙 王廉姿)近日,疫情再次来袭,打破了短暂的平静。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工作,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抗疫一线中去,尽显机电学子的勇气与担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美丽的身影。

21级农工类二班李士鹏

疫情的突然爆发,打破了属于我们内心的那份安详,从郑州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后,李士鹏便经历了长达十四天的居家隔离。隔离期间,李士鹏从网上看到了一批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寒假期间与他人同呼吸共命运,坚守疫情防控岗位,为家乡铸就防控战线的铜墙铁壁。一件件、一桩桩大学生疫情防控志愿事迹紧紧地敲打他的内心,使他更加坚定了成为青年志愿者的决心与斗志。1月13日,在居家隔离解除的第二天,他便投身到当地社区志愿服务岗上,为每一位外地返乡人员做信息登记,认真做好“两码一报告”的收集工作。同时,成为志愿者期间,他还负责组织隔离人员做核酸检测,与村委会值班人员协同合作,用青春热血筑牢疫情防控的统一战线。李士鹏说:“虽然我们的岗位也许普通,也许平凡,但我愿意付出我的力量,与国家同行,与人民同行,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参与防疫,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中国加油,南阳加油!”

21级农工类二班刘传

新年伊始,疫情在中原大地肆虐然,回到家乡的刘传在得知自己的家乡——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刘营社区招募志愿者时,他便积极相应当地的疫情防控号召,报名参加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志愿者。1月10日,在熟悉了相关工作内容后,他便迎来了自己的第一项志愿工作——于社区卡点出查看来往车辆,记录外来人员信息。1月11日至1月14日,由于外地务工、上学人员逐渐返乡,他和其他的志愿者们开始挨家挨户上门登记已返乡人员、拟返乡人员信息。1月15日至1月17日,为方便全员核酸检测,社区组织志愿者登记居民双码信息与核酸预约信息,他便开始了每天早八晚九的信息登记与上门操作。志愿过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这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的认真与细心,更需要极大的耐心与努力。他说:“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我切实体会到党制度的优越性,明白了国家疫情防控效率如此之高的原因在于正确的方针、高效的行动、集中的力量、也深切感受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凛冬“疫”终散,星河永长明,相信在漫长的坚守中,疫情终会被我们的勇毅击退!

21级交通类三班李仕龙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再次来袭,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机电工程学院学子李仕龙积极响应自己的家乡——南阳市淅川县老城镇秧地沟村的疫情防控号召,报名加入了当地的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自1月16日以来,他每日的工作便是在村内宣传普及防疫知识,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护、戴好口罩、不扎堆聚集。同时他还负责在村口疫情防护卡点处执勤,对来往居民进行扫码、登记、体温检测。他和他的志愿者团队一方面负责对外地回乡的居民进行精准的摸底和排查,一方面对人流密集的区域进行及时管控。虽然每日的工作繁琐而辛苦,但他却从未感觉到累,在他看来,能够为疫情防控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便是自己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21级电信二班王廉姿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卷土重来。机电工程学院学子王廉姿回到家后,便积极响应自己的家乡——河南省南阳市新野汉城街道南关社区的疫情防控号召,为家乡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自1月17日报名成为一名大学生抗疫志愿者以来,王廉姿便积极服从当地政府的安排,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1月18日,她开始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培训,了解了如今家乡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情况,以及如何做好防疫、如何帮助大家做好疫情防控并保护自身安全。1月19日,她开始跟随志愿者团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她的主要工作便是做好当地的疫情防控宣传,提醒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外出戴好口罩,不要聚集扎堆;同时她还负责在当地疫情卡点出执勤,对来往人员进行扫码、登记、体温检测等。疫情面前,回避没有出路,相信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就没有跨不过的坎,疫情终会散去,春天终会来临。

http://www.dxswb.com/shijian/4280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遇见你们,真好--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这一个多星期的经历,感慨万千。总结这几天的日子,只能说痛并快乐着。虽然这几天我们每天很累,每天要准备下一天讲授的内容,总结这一天授…… 朱梦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国学小课堂之传统节日--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筑梦英才暑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开始倒计时了。今天下午是国学小课堂的倒数第二节,今天我们讲授的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来源于我国古代生产生活及精神崇拜,体现古人的生活习性、…… 朱梦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字看人生——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

中国有一种说法,字如其人,意思是说从字足迹能看出写字人的性格。我们常在信件和文件上签名,殊不知,笔迹是能展示写字人的个性。不过,笔迹总归是后天形成的。写字人的字迹是根据诸如…… 周晓涵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翰墨人文——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 周晓涵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诗书国学——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实践

“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一种高雅,比如我们无论何时欣赏美景时都能记得学诗的好处,就能出口雅致。那再来说说“腹有诗书”中的“书”吧。书,是读书、也是作文、…… 赵晓雨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启蒙国学——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实践

国学文化是中华的传统瑰宝,是每个炎黄子孙应该重视的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出门见到美景说“良辰美景奈何天,姹紫嫣红开遍”的孩子和张嘴就来“哇,太美了!”的孩子肯定是…… 赵晓雨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翰墨书法,艺术人生——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 杨志杰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笔墨书天地,传承续丹青——河南科技大学“筑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

书法是“文字”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根据一定的书写规律和审美规律表现出来,并且表达书者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有记录思想、交流信息的功能,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并且书法是中华民族…… 杨志杰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学科普进课堂 青春领航谱新篇

5月29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组织菁诚服务队赴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数学科普四点半课堂志愿…

多彩社团丨校团委举办2023-2024学年星级学生社团评选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学生社团规范化、精品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在打造校…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开展深研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深化理论知识,厚植思想根基,近日,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

“星途觅意,追光寻迹”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锐意前行,说干就干”活动

2024年5月28日14:00-16:00,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一小分队、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

最新发布

曲阜师范大学鲁译有约团史宣讲队党史学习
时代发展的脚步片刻不息,立足于当今时代,唯有学习党的发展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力量,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为进一步加深对党史的理解,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助力个人理想的实现,曲…
“薪火相传,朋辈科创”调研团开展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访谈活动
为深入了解高校科创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究朋辈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薪火相传,朋辈科创”调研团成员许致远于1月22日前往安徽大学进行线下实地调研,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刘凯峰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优秀学子宣讲团回访中学母校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优秀学子宣讲团利用寒假回老家的期间,赴安徽省石台中学、濉溪中学、临泉二中等学校开展母校回访活动,感念师恩,分享学习经验,展现大学生活,受到了中学老师与学生的欢迎。…
加快人才引进,促进乡村长远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而进行了实地调研,2022年1月18-19日,由曲阜师范大学的学生组建的大闽帝国队其中的四名队员前往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四个村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进行调研。在充分了…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志愿事迹|挺身而出,勇现担当
(通讯员王晓楠胡海湾图片蔡佳杰胡海湾高一鸣户灶坤)近日,疫情再次来袭,打破了短暂的平静。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工作,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抗疫一线中去,尽显机电学子的勇气…
每个人都有发现美的眼睛——记山东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社团“乡兴希望”支教活动
2022年1月21日是山东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社团“希望小屋-乡兴希望”公益帮扶团队正式开始课程教学的日子,在24日,我如约进行了与孩子们的第一次见面以及教学,感受颇丰。我的授课对象分别是郓城县的夏誉茜同学和…
助力乡村振兴,走访家乡非遗
为了服务社会,提高同学们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文化自信,1月14日,盐城师范学院历史202班“助力乡村振兴”,走访家乡非遗实践小分队赴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成员们对非遗“蓝印…
弘扬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1月18日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202班团支部社会实践小组,参观盐城市博物馆,亲身体味非遗文化,以青春之我助力乡村振兴。对于国家发展而言非遗文化我国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
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1月18日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202团支部社会实践小组以“保护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参观盐城市博物馆。绽放非遗文化活力和生命力,要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非遗的时代价值、经济…
保护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1月18日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202团支部社会实践小组以“保护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参观盐城市博物馆。盐城市历史悠久,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实践小组的成员走进盐城市博物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