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理工学子: “善”为人先共富路,艺路乡伴建西塘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徐新越

浙江理工大学7月25日杭州电(通讯员 徐新越)2021年7月11日,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与乡伴文旅集团共同主办的“‘善’为人先共富路,乡伴浙理‘艺’风行”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来自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余名师生为“共同富裕·共同参与·全时嘉善·立体嘉善”继续拼搏,今日团队成员将继续探寻荷池村、下甸庙村、新胜村的特色文化和自然风光,寻找富裕之路。

荷池尖尖角,江南小乡村打造特色农旅

与西塘古镇仅一步之遥的西塘菏池村,微风拂过碧叶连天的荷池,阳光透过古窑镂空的砖墙,曾经普通的小村道塔湾街在乡伴文旅集团的文化活化下摇身变成设施完备的现代生态乡村,菏池村的悠然、安逸与繁华的西塘相衬相融,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池塘、荷花、环境和谐的建筑以及随风拂动的杨柳在繁华的一隅兀自美丽,一路走来生机勃勃的现代乡村映入眼帘。“荷池村一共有一千两百余人,是西塘镇现代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也是省旅游局批准的全县唯一的一个农家乐旅游村。因为地理环境好,生态资源优越,基础设施便利,80多户村民都报名要求开放自己的家,根据自家特点发展农家乐旅游,提高旅游品位。目前一户人家会出租将近十五间房,每间价格是七百元,村民每月收入近万元。”菏池村党支部书记朱冬萍介绍到。荷池村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把生态建设、村庄整治与水乡古镇生态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古镇旅游的延伸项目来做,按照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农业休闲观光园等农家乐的标准,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将自身建设成为古镇旅游的又一亮点,村民仿佛生活在‘景区’中。”

下甸庙村,乡镇大合并,五金渐消亡

环河步道、亲水平台、乡土景观……一步步的变化改善了下甸庙的乡村风貌。宽敞的文化礼堂与活动中心也无一不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同时,下甸庙村原先最盛极的水运与渔民文化,也在展览馆中为百姓们一一呈现。

曾经的下甸庙村,以五金产业为主,但几年后由于环境质量下降,村民们开始另谋共富道路。“现在我们村内经济的主要自于统一建造的粮仓中心。我们在2018年征集了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项目,进行了美丽乡村的集体改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8年的环境与现在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2019年村庄又被评上了美丽乡村三级荣誉。”下甸庙村党支部书记王东梁告诉同学们,“但如何将产业兴旺,并且带领老百姓致富,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村庄变美了,但却留不住年轻人。”

新胜村,八村连心,共建新胜

700亩的鱼塘中,鲈鱼长势良好,甲鱼、河蟹与稻田和谐共生,这是八村合并以来的新胜村继工业生产之路后开辟的新道路。

在新胜村的一处鲈鱼养殖场,已经拥有完备的养殖尾水设施,利用稻田来治理养殖尾水,实行种养有机结合,并在稻田内养殖甲鱼、河蟹等水产品,如此,不仅可以保持生态平衡,利用稻田沉淀、过滤养殖尾水,使尾水得以进化,还可增加额外的收益。

同学们打造全时立体嘉善,产业与文化融合

几天的实地调研后,团队成员对于西塘镇六个村庄的产业情况、特色文化进行了全面收集分析,同学们提出六个村庄的共性特点:就村庄目前的生产状况而言,村内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较好,有足够的农业生产空间,与特色文化风俗,个别村内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可能。村庄之间空间联系较为紧密,可以点带面联动发展,形成产业辐射圈,构建立体化产业结构,丰富村集体生产成果。

为了在众多的乡村中脱颖而出,增强村集体生产能力与竞争力,带来更好的经济效应,成员们提出了农业全时段复合生产理念,将第一产业作为主导,多种业态丰富旅游体验,在全龄、全域、全时三方面深入构思,打造立体生产模式。并为水乡特色稻米品牌的打造进行IP形象的优化及延伸设计,运用表情包等丰富的形式提升品牌影响力。本次实地调研结束后,同学们还会回到学校继续推进项目的进度,完善设计。

“经过同学们一段时间的努力呈现的设计成果,让我看到了年轻人的创意和独到的想法,看到了更符合年轻群体的旅游产品和文创商品。乡村旅游不但是游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村庄实现生态可持续,弘扬文化的富裕之路。希望同学们在后期继续深化方案,比如小谷粒IP延伸,纽扣应用技术,全时旅游等,我们期待着同学们的累累佳作能为民众,为村镇做出贡献。”乡伴文旅浙江公司投拓中心相关负责人沈勤表示。

http://www.dxswb.com/shijian/3851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脉传薪·理论领航” ——政治理论知识竞赛成功开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是永不褪色的印记,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荣光。为了追寻这份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学生模拟政协协会于2024年5月23日举办了“…… 彭丽颖 江牧芸 闵 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模拟政协协会查看全文 >>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春和景明,读书当时”红色读物朗诵比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都需要读书来强信心、增底气。为增强同学们的读书热情,让全校同学都…… 彭丽颖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模拟政协协会举办“听两会之声,笔吾心之言”征文活动

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两会”刚刚落下帷幕。为引导同学们关注全国“两会”、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身所学,围绕政府报告中的两会热点环节进行深入学习与思考。…… 彭丽颖 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模拟政协协会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关爱老人,反诈同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电信诈骗成为了一个威胁社会安全的严重问题。为了提高老年人的防诈意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保护…

【岭南师范学院】“岭南生态液”突击队队六月再掀直播带货热潮,助力韶关

在成功助力韶关乡村振兴的五月直播带货活动后,“岭南生态液”突击队队于六月份再度发力,以直播带货的形式,持续推广韶关风…

西小寨村支教活动:用爱与知识陪伴孩子成长

5月18日,西小寨村村助与经管阳光团工委在西小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欢乐。上午,支教…

夏日支教,用爱播种希望

5月1日,西小寨村村助与经管学院阳光团工委共同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支教活动,至此,我们的第五次支教活动也在初夏的微风中…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

“科技筑造梦想,志愿诠释青春”(记者聂瑶杨承哲李晓蕾)4月2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艺体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省…

最新发布

浙理工学子社会实践:乡伴浙理手拉手,共同富裕心连心
大片的柑橘田沐浴在阳光下,岸田鱼塘中的鱼儿不时激起串串涟漪,村庄中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7月9日,是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与乡伴文旅集团共同主办的“‘善’为人先共富路,乡伴浙理‘艺’风行”社会…
红色记忆我来寻,红色精神我来传
2021年7月9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薪火相传”新乡小分队,带着朝气与蓬勃,一大早便来到了河南省新乡市抗美援朝战争口述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一个比较偏僻的公路旁,旁边是几处农家小院,也会看到农…
细品茶香|亲身实践出真绩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以佛家常讲“茶禅一味”。禅意太深,但弄茶时,专注于安处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入青灯古寺的宁静。步入营销的部门,我们发现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直播间正在直播,每个主播边…
《 防范电信诈骗,从你我做起》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心得体会
“防范电信诈骗,从你我做起”暑调活动心得体会电信诈骗的手法变化多端,社会危害相对较大,侦办难度比较大,受害群体比较广,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电信诈骗的案例,为了使更多的人不受到电信诈骗,我参与到…
岭师大学生暑期返乡 助力家乡新冠疫苗接种
在这个无法参加三下乡的夏天,曦光守护者社会实践队队员黄柏铨心怀遗憾而归家,后发现家乡有许多疫苗的注射点为较多尚未接种完疫苗的人开放,因此需要许多热心的志愿者去协助百姓安全注射疫苗,管理好注射现…
浙理工学子社会实践之旅: “善”为人先共富路,艺路乡伴建西塘
浙江理工大学7月25日杭州电(通讯员徐新越)2021年7月11日,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与乡伴文旅集团共同主办的“‘善’为人先共富路,乡伴浙理‘艺’风行”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来自浙江理工大…
圣医祠中映 弘医我先行——化学化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弘医团队”小分队活动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
【三下乡】“二一之夏”实践队:凝聚青春力量,引领成长之路
到7月28日,“二一之夏”实践小分队支教队伍的支教活动已进行了大半部分,将线上线下支教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热情的队员们积极地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投身于三下乡的浪潮之中,即使我们的力量像微弱的光芒一样…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关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所以根据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要求,2021年7月6日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
电商——商品自由
近些年来,我国的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愈来愈多的短视频平台应运而生,从而带动了部分商品的销售。顾渚紫笋虽有较好的声誉但是由于其价格较为昂贵且现当代饮茶的人较少,而导致其销售较为困难。为改变这一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