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护山 活山 富山 乐山”龙门秘境振兴共富之路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作者:任淑馨 毛亮

“松树根当灯照,红火当棉袄,开门无油盐,三餐吃不饱”曾是生活在龙门秘境的老百姓生活的常态,而如今舒适整洁的新房,优美宜居的乡村环境,层层叠叠的梯田,络绎不绝的参观游客,无不彰显着老百姓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从何而来?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2021年7月15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寻访习总书记足迹”红色GIS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冉琰、辅导员侯蕊的带领下奔赴龙门秘境展开实践调研,探寻龙门秘境的振兴共富之路。

来到龙门秘境,讲解员首先对整个龙门秘境的规划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龙门秘境由连片的石门村、龙上村、大山村组成,其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厚重的人文资源、古朴的生活形态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休闲娱乐。整个龙门秘境属于临安区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示范项目,其发展规划围绕“护山 活山 富山 乐山”展开,通过集成创新改革举措,形成项目、资金、政策协同整合优势,有效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以探索建立“生态+碳汇”双补偿运行机制、推进全国农村住房建设示范点创建、推进农村绿色殡葬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化经营、探索乡村利益共同体运营机制、金融服务“125”直通车、探索基层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新机制、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新机制、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红黄绿分级管理12项改革为着力点,创建了“生态养护+碳汇平衡”差异化价值实现的新机制、形成了让农村沉睡资源“活起来”的新体系、探索“三村一体”公司化经营的强村新路子、开创了“城乡合伙人”经营村落景区的新方法、建成了全国农村住房建设的新样板、构建了农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新体系、打造了“五治四联”乡村治理的新机制、领先集成打造“三生”数字乡村的新样板、创新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机制9大创新为亮点的“129”山乡振兴的临安经验。

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大山村进行实践调研。作为三个村落中海拔最高、气侯最适宜居住,但交通相对不便的村落,近年来一直打造“避暑胜地”形象,走高端精品、休闲宜居路线,每年都会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租住一段时间,避暑纳凉,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生活。

第二站,实践团来到龙上村。龙上村是全国10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定点35年来,已经成为观察农村改革变迁的重要窗口。在龙上村的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参观了乡村振兴馆。乡村振兴馆中记录了从解放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七十载光阴,龙上村的历史变迁。从一开始的“靠山吃山”、交通闭塞、经济困难,靠香碓产业养家糊口,过着“一双肩膀两条腿,两条黄鳗夹头颈,两只麻袋挂两头,日日挑粉糊糊口”的生活;到现在在城乡一体化推动下,使龙上村走出了一条具有山村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三生”共赢的新路子,开创村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新局面。龙上村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为出发点,奉行“严格源头保护”理念和“生态德育”理念,更是采用“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家庭工业、生态经济和进行农家乐民宿开发,营造了一种资源型经济与非资源型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根据资料显示,201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达30168元。

第三站,实践团对石门村老街进行调研。作为明清时期的老建筑群落,石门老街在保留原建筑的风格、店铺形式的基础上,辅以古色古香的墙绘、装饰,让整个老街更具韵味。乡愁纪念馆更是满满的乡土气息,将过去石门村老百姓古朴的生活形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实践团来到了金钱松公园。翠绿的松柏坚劲挺拔,展现了龙门秘境老百姓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预示着未来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同时也肩负着“碳中和”的重任。通过建立这样的“碳中和”碳汇林,制定景区低碳服务规范标准,开发游客碳足迹小程序等举措,有效引导并约束当地村民、游客的低碳行为,让低碳生产、低碳服务、低碳消费、低碳出行成为一种时尚与追求。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围绕对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相关问题对村民和游客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偶遇了前来度假的洪东旭老前辈,作为曾经“上山下乡”的支边青年骨干,他对实践团利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的做法予以肯定。对于青年人、大学生在未来国家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过程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一问题,他表示,大学生一定要走出大学的门,跟实践结合起来,这是一定要走的,没有社会的实践经验,未来很难在社会扎根,这点是非常关键的,希望大学生能多跟基层打交道,多跟老百姓交流,了解中国真正真实的发展状况。中国国土面积辽阔,需要很多的青年人、大学生参与到国家的建设管理中去,促进整个国家团结起来。团结是根本,只有全国都团结起来,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我们的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http://www.dxswb.com/shijian/3653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厦大学子返家乡——深入基层,奉献青春

在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中,习主席曾这样写道:“同学们生逢其时、肩负责任。”虽然无法深入西部,奉献青春。但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夏伊澜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教师教育系开展“以爱之名,阅见未来”志愿活动

5月16日下午,我院教师教育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于长沙市岳麓区金星路市妇联一楼儿阅之家106开展以“以爱之名,阅见未来”为主题…

马院团委召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部门例会

(通讯员张明阳杨海祺唐敏璇)5月17日中午,为推进马院团委办公室工作正常开展,马院团委办公室于景德楼中栋310教室进行了20…

商学院开展“微光如炬,筑梦童年”志愿活动

(通讯员龚嘉悦)5月16日,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爱萌儿童康复中心开展“微光如炬,筑梦童年”志愿活动。…

外院英语三班团支部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共创未来”团日活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中国青年正肩负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励广大…

【传媒】传媒技术学院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考研保研分享会

、为帮助学生明确考研方向,提升备考效率,向同学们传授备考经验与心得,5月17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7举办了数字媒体艺术专…

最新发布

河南学子三下乡,走进光山基层,了解家乡故事——“扬光州之辉,振弦山之兴”实践团队社会
2021年7月11日,为深入乡村底层群众,了解司马光小镇发展实况,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扬光州之辉,振弦山之兴”团队深入基层,通过采访司马光小镇的村民,对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小镇展开调研。上午,团队…
我们向前奔跑
7月14日是进行三下乡的第二天,现在已经熟悉了在坑垌村里的生活。每天早上,我们都可以看见站在教室门口的学生们,都会对我们喊到:“老师,怎么那么晚,我们都等久啦!”其实是他们提前早早就在这门口等着了…
探龙门秘境 寻红色印记
信仰之火熊熊不息,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刻入骨髓、融进血液,2021年7月15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寻访习总书记足迹”红色GIS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农林大学…
努力充实的一天
今天是正式上课的第二天,今天的情况要比昨天好很多。值得高兴的是很多事情做得越来越顺利。虽然还是很忙,但是每一天都很充实。今天我上的手语课比昨天顺利多了,课堂上的我也越来越有老师该有的严肃与冷静…
建党红歌教育课堂的开展支教生活步入正轨
建党红歌教育课堂的开展支教生活步入正轨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到达福田小学已经快两周了,在感慨时间飞逝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十分充实,收获满满。今天,像往常一样,天色一亮我们就已经起床,开启了…
青春与老同乐,乐龄携志愿同行
7月13日至14日,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赴三明市沙县区南阳乡大基口村的乐龄学堂开展养老志愿服务。实践队员以丰富乡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为目的事先准备好了各类课程带进乐龄学堂。实践队法学专业的成员通过开展老…
弘扬知青精神,传承红色血脉
弘扬知青精神,传承红色血脉说到知青,不禁把回忆拉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的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乡下从教。回首往事,他们的温暖与坚持让我们感动。电视连续剧《知青》就是通过赵天亮和赵曙光来到…
明不足,勇创新——“夕梦”社会实践队文艺组 调整教学模式
自7月9日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夕梦”社会实践队于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白石镇官山小学正式开展实践活动以来,文艺组全体成员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据悉,文艺组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教授音乐课和美术课,…
调研村情明,古村风韵浓
7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实践队到达宁德市古田县金翼村,在该村村委林顺萍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东方神庙“金翼之家”。此外实践队还参观了当地的乐龄学堂,并沿街随访、入户走访了解当地养老服务状况…
讲好中华故事,传承传统美德 ——“夕梦”社会实践队第一课堂之趣味语文课堂
7月15日,“夕梦”社会实践队开展了第三节趣味语文课堂。此次课堂主要通过讲述中华传统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并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小老师刘琳婷先带领学生们回顾上一节趣味语文课堂学习的内容——七大传统节日。…